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溪头 一作:溪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相关赏析

赏析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

句解

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喜鹊对光线的变化极其敏感,月上时分,它们...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https://gushi.facekun.com/100.html

喜迁莺·霜天秋晓

喜迁莺·霜天秋晓
朝代:宋代 作者:蔡挺 原文: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櫜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参考赏析 鉴赏 这首《喜迁莺》慷慨雄豪,是作者人品与词品的绝妙象喻。《宋史》本传说蔡挺“渭久,郁...

偶见·深山曲路见

偶见·深山曲路见
朝代:明代 作者:徐祯卿 原文: 深山曲路见桃花,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 作者介绍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谢赐珍珠

谢赐珍珠
朝代:唐代 作者:江采萍 原文: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相关翻译 译文 我很久没有画我的柳叶眉了,面上的残妆和著眼泪打湿了我的红绡衣。我自是很久没有梳洗过了,你也不必送一斛珍珠来安慰我的寂寥之心。... 译文二 我细细的桂叶眉很久不描了,脸上的脂粉和着泪水流到了红绡裙上,弄脏了它。数日没有梳洗了,你又何必用一斛珍珠来安慰我呢? 相关赏析 写作...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相关翻译 注释 ⑴小桃:桃花的一种,状如垂丝海棠,开花在旧历正月。⑵上片三折而下,作一句读。⑶凭:去声,依靠。⑷拭泪故粉痕渍袖。“偷“字有避人垂泪意。⑸蜘蛛喜鹊都是俗传报喜信的。《西京杂记》卷三引陆贾对樊哙语:“干鹊噪而行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