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朝代:明代

作者:高启

原文: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因为他们的后人在战乱中死去了) 注释满衣:全身衣服。乱后:战乱之后。过:过去了,尽了。...

相关赏析

鉴赏

这是诗人是在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有感而发所作的诗。清明时分,春雨飞飞,诗人和陈秀才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沙上祭祖,满身的泥土尘埃和雨露,那是非常的零乱,诗人感慨以这样行色匆匆的方式回乡祭祖,那是让人感受到似乎有那么一些悲哀。...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 https://gushi.facekun.com/1004.html

西江月(平山堂)

西江月(平山堂)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

浣溪沙·秋情

浣溪沙·秋情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原文: 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相关赏析 鉴赏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得名。又名《小庭花》、《玩丹砂》、《怨啼鹃》、 《浣纱溪》、《掩萧斋》、《清和风》、 《换追风》、《最多宜》、《杨柳陌》、《试香罗》、《满院春》、《广寒枝》、《庆双椿...

行台闲咏

行台闲咏
朝代:明代 作者:石玠 原文: 清于池水净于苔,会府潭潭暂作台。 夜月半庭人未宿,春云满眼杏将开。 榆关道路犹堪走,麟阁功勋岂易陪。 莫信蓬莱相离远,塞鸿多自日边来。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这首诗选自《弘治宁夏新志》(《嘉靖宁夏新志》亦收录此诗)。行台,即行御史台。封建时代,大臣出巡所驻处,也称行台。②会府:本是古星名,即斗魁。此指会试之地。潭潭:深邃貌。台,即行台。③榆关:即山海关。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