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唐代
作者:罗隐
原文:
寒雨萧萧落井梧,夜深何处怨啼乌。
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门前有车马经过,这车马来自故乡。因为顾念我久久未回,因而他们远涉而来。我听说有客人从故乡来,赶快整理衣服出去相见。见到故乡旧友不禁感动得掉下泪来,亲手拉他进屋。擦干眼泪我们聊起了我离别家乡后彼此的境况。我问他现在乡国和宗族过得怎么样,他凄怆地对我说,自我别后的这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亲友也大都零落,不知迁徙到哪里去了,那些年迈的老人都已去世。市集和朝堂都改变到了其他地方,以前的很繁华的地方都已成为了丘垄和荒地。坟茔越来越多了,坟地上的松柏也郁郁苍苍。天道还有盛衰,何况是人生呢?想想我自己的人生,顷刻之间觉得无限悲伤。
注释
①濡迹:留下踪迹。濡,沾湿的意思。
②投袂:甩下衣袖。
③赴门涂:赶出门口上路。
④揽衣:整理一下衣服。
⑤拊膺:拍打胸部。
⑥掩泪:擦干。
⑦邦族:乡国和宗族。
⑧旧齿:故旧老人。
⑨市朝:市集和朝堂。
⑩郁茫茫:茂盛的一片。这里指坟墓剧增。崇替:盛衰。俯仰:顷刻之间,形容时间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