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原文: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相关翻译
译文
山路崎岖不平(“平均十里只有半里是平坦的”是虚指,形容山路十分崎岖),山峰延绵不绝(过了一个山头又是一个山头也是虚指),周围的青山就像蝉茧一样把人包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前面还有路可行。...
作者介绍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
注释
作者:佚名
①蜗成字:蜗牛爬过之处留下的粘液,如同篆文,称为蜗篆。
②网开三面:《吕氏春秋》:“汤见置四面网者,汤拔其三面,置其一面,祝曰:‘昔蛛蝥作网,令人学之,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共犯命者。’”
③两衙:众蜂簇拥蜂王,如朝拜时两旁站着的侍卫,称为蜂衙。任渊注引《坤雅》称:“蜂有两衙应潮。”蜂在排衙时,是海潮将涨的征兆。任渊注引钱昭度:“黄蜂衙退海潮上,白蚁战酣山雨来。”
④南邻:作者此时经常和邻人寇十一来往。南邻,指寇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