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简析

简析

作者:佚名

  这是杜甫开始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天下大乱,而“锦里”(即锦官城成都)不在乱中,故说“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是作者身之所在,是个寥落的江村。颔联“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写景,眼前的圆荷小叶,细麦轻花是在居处周围所见,为下文作铺垫。后面四句,表现为国设想渐远渐荒唐,也渐使人明白:那不过是一种极其无奈的自嘲。杜甫不会真下决心“为农”而“从兹老”,更不会下决心追随葛洪故事去学炼丹砂。这是愤世之言,不可坐实。从“去国赊”可见杜甫始终不能忘怀国事。

  此是杜甫生活史上一个转变的标志。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0665.html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朝代:宋代 作者:方岳 原文: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平山堂上伫立远望,秋雨过后,江岸的山色在晴空映衬下分外青碧。一个人辗转大江南北,有多少忧愁思绪...

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

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原文: 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羞见枕衾鸳凤。闷即和衣拥。 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首词的旨意在抒发忆故人之情,词的具体内容,描写一个闺中少妇的寂寞情怀,词一开始“玉楼”二句,写少妇的感受。首句写丈夫外出,她独处深闺之中,与外界隔绝,确有被深锁玉楼之感。“薄情种”,有似传统文学中的所谓薄情郎或薄幸,皆指负...

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朝代:宋代 作者:王之道 原文: 一晌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 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相关赏析 评解 这首抒情小词,着意人物心理和情态的刻画,语言精妙,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离惜别之情。全词融情于景,清新淡雅,平易自然。... 作者介绍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

望月有感

望月有感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