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注释⑴西塞山:...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该词是为友人祝寿而作。寿者未点明是谁,从词义看,可知其人应是当时名儒,而且是直至此时尚隐而不仕者。有的评论人认为是工善词的名士朱敦儒。据史传称他“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后屡经诏聘,方于绍兴二年出山,赐进士出身在朝廷供职,是与李清照同时代人。这首词是近年一位学者从一部明代手抄本《诗渊》中新发现的,其确切的写作年代已不考。侯健《新发现的李清照词》:(这首《新荷叶》)可能是写给当时的词人朱敦儒的……李清照与他有过交往,朱敦儒词集《樵歌》中,有《鹊桥仙·和李易安金鱼池莲》一首便是佐证。而有人则认为寿者当时晁补之。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二十五岁(1108 年,大观二年)。明诚、清照夫妇于青州"归来堂"读书、斗茶。明诚撰《金石录》,清照"笔削其间",心情舒畅,甘心终老是乡。大致于是年所作、以"别是一家"著称的《词论》,是清照继晁补之《评本朝乐章》之后的一篇词史上最早产生重要影响的词论。是年,明诚、清照或为隐居金乡的晁补之贺寿,清照遂作《新荷叶》词。 1、 侯健.新发现的李清照词(N).北京晚报,1982年5月22日 2、 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252-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