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朝代:清代

作者:秋瑾

原文: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相关翻译

注释

(1)海外:指日本。作者曾东渡日本留学。(2)金瓯已缺:指国土被列强瓜分。《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3)作雄行:指女扮男装。(4)龙泉:宝剑名:雷焕于丰城狱基掘得二剑, 一名龙泉,一名太阿。见《晋书·张华传》。...

相关赏析

赏析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作于1904年,秋瑾赴日不久。清绍兴府将此词稿作为“罪状”公布,可见此词革命性之强。“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道是“闲”字,但有感于祖国沉沦,却未必有“闲”情。开篇两句,点明此行日本的缘由,也点出了国内的政治局势。“金瓯已缺终须补,为...

作者介绍

秋瑾 秋瑾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 https://gushi.facekun.com/1099.html

红毛刀歌

红毛刀歌
朝代:清代 作者:秋瑾 原文: 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 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 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 抽刀出鞘天为摇,日月星辰芒骤韬。 斫地一声海水立,露风三寸阴风号。 陆专犀象水截蛟,魍魉惊避魑魅逃。 遭斯刃者凡几辈?骷髅成群血涌涛。 刀头百万英雄泣,腕底乾坤杀劫操。 且来挂壁暂不用,夜夜鸣啸声疑鴞。 英灵渴欲饮战血,也...

秋晚登城北楼

秋晚登城北楼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参考翻译 注释 ①秋晚登城北楼:一题作“秋晚登城北门”。②幅巾:用一幅丝巾束发。…… 参考赏析 赏析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幅巾”指不著冠,只用一幅丝巾束发;“藜杖”,藜茎做成的手杖。“北城头”指成都北门城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装...

残春旅舍

残春旅舍
朝代:唐代 作者:韩偓 原文: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 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

题画

题画
朝代:明代 作者:沈周 原文: 碧水丹山映杖藜, 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 飞入乱云深处啼。 相关翻译 译文 碧绿的水,殷红的山,映衬着老夫的拐杖,夕阳落下,在小桥的西边。老夫低吟着,不经意地惊起了溪鸟,它们飞入乱云的深处啼呜着。...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题画诗描写溪边晚景。28个字既写出了静态的溪水、小桥、山峰、夕阳以及拄着拐杖的老翁,又写出了溪鸟惊飞的动作和老翁低吟、溪鸟啼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