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辩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谥号等,不能直接写出或说出,必须用其他字来代替,如汉高祖名邦,改“邦”为“国”;唐太宗名世民,改“世”为“代”,改“民”为“人”,尚书六部中的“民部”,则改为“户部”,等等。刻印古书时,也要把当世应讳的字改掉或缺笔。这叫做避讳。避讳的要求很严格,违犯者会招致非议,甚或得罪。唐代著名人李贺,才气横溢,少年成名,但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在他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时就遭到了非议(晋、进同音),终于不能如当时其他读书人那样取得功名。韩愈曾鼓励李贺应进士试,也被人指责。面对这种陈腐的时尚,韩愈十分愤慨,《讳辩》就是为这件事而写的。韩愈不敢反对避讳,他只能巧妙地引用经典和法律依据,找出矛盾,从而反对将避讳搞得过滥。文章层层设问,一波三折,语言辛辣,说理痛快。全文没有一句从正面说出作者的主张,读者却可从中得出同作者相一致的结论。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044.html

【十二月】 正月

【十二月】 正月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年时节,元夜时,云鬓插小桃枝。今年早,不见你,泪珠儿,滴满了春衫袖儿。 二月  踏青去,二月时,则不肯上车儿。强那步,困又止,脱鞋儿,要人兜凌波袜儿。 三月  春三月,花满枝,秋千惹绿杨丝。才蹴罢,舒玉指,摸腰儿,谁拾得鲛绡帕儿? 四月  清和节,近洛时,寻思了又寻思。新荷叶,浑厮似,面花儿,贴在我芙蓉额儿。 五月  曾齐唱,端...

临皋闲题

临皋闲题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临皋亭下不远处就是长江,长江水有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时吃喝洗涮都是从江里打水,何必要去人多的地方住呢?江山风月,本来是没有主人的,谁在用便可以说...

西江月

西江月
朝代:宋代 作者:张孝祥 原文: 盖未知其事,重为感叹,赋此 不识平原太守,向来水北山人。世间功业谩亏成。华发萧萧满镜。 幸有田园故里,聊分风月江城。西湖西畔晚波平。袖手时来照影。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

【仙吕】一半儿_秋日宫词花

【仙吕】一半儿_秋日宫词花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秋日宫词 花边娇月静妆楼,叶底沧波冷翠沟,池上好风闲御舟。可怜秋,一半儿芙蓉一半儿柳。 梅边 枝横翠竹暮寒生,花淡纱窗残月明,人倚画楼羌笛声。恼诗情,一半儿清香一半儿影。 情 数层秋树隔雕檐,万朵晴云拥玉蟾,几缕夜香穿绣帘。等潜潜,一半儿门开一半儿掩。 野桥酬耿子春 海棠香雨污吟袍,薜荔空墙闲酒瓢。杨柳晓风凉野桥。放诗豪,一半儿行书一半儿草。 赏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