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政治清明时代绝无隐者存在,为朝政服务有才者纷纷出来。
连你这个像谢安的山林隐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
你应试落弟不能待诏金马门,那是命运不济谁说吾道不对?
去年寒食时节你正经过江淮,滞留京洛又缝春衣已过一载。
我们又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同心知己如今又要与我分开。
你行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
远山的树木把你的身影遮盖,夕阳余辉映得孤城艳丽多彩。
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注释
(1)綦毋潜:綦毋为复姓,潜为名,字季通,荆南人(治所在今湖北江南),王维好友。
(2)圣代: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3)英灵:有德行、有才干的人。
(4)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借指綦毋潜。
(5)采薇: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遂以采薇指隐居生活。
(6)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这两句指虽然未能考中,但不是因为没有才能。金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吾道非:《孔子家语·在厄》记载:“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陈蔡发兵围孔子,孔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吾何为至此乎?’”是指孔子叹自己政策的不能实行,半途受到阻碍。
(7)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这两句说綦毋潜落第后将取道洛阳经过江淮回家乡。寒食:古人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断火三日。京洛:指东京洛阳。江淮:指长江,淮水,是綦毋潜所必经的水道。
(8)同心: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己。违:分离。
(9)行当:将要。桂棹:桂木做的船桨。
(10)未几:不久。
(11)“吾谋”句:左传记载:“士曾行,绕朝赠之以策(马鞭)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适,偶然的意思。“吾谋”句说綦毋潜此次落第是偶然失败。
(12)知音稀:语出《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286页 . 2、 邓安生 等 .王维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0年6月版 :第21-23页 . 3、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82-83页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195.html

感旧四首

感旧四首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原文: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 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 望里彩云疑冉冉,...

鹊桥仙·乞巧楼空

鹊桥仙·乞巧楼空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闲步信足,不觉已到前院。彩楼已然搭好,和去年此时的一样:华丽的让人眩晕得手足无措。然而,时过境迁,佳人早已不在,茕茕孑立的我看谁在这样沉迷的夜乞巧!相必此情此景,就连汉宫秋月下夜夜笙...

渔歌子

渔歌子
朝代:唐代 作者:李珣 原文: 楚山青,湘水渌,春风澹荡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 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尊,云满屋, 不见人间荣辱。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 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 名利不将心挂。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棹轻舟,出深浦, 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

蝉
朝代:唐代 作者:虞世南 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借了秋风。 注释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②清露:清纯的露水。古人认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③流... 相关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