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秋色萧条,大雁远来,长天无云,日光悠悠。
久客在外,心绪难平,动荡如东海波涛,难以平息。
突然想起老范,他正隐居在城北的田园养身修性,烦他去。
想去就去,不要犹豫,趁着兴头,走。
走到城壕边就迷了路,在这荒山野地,连老马都不认识老路了。
管他什么珍贵的翠云裘衣,让这些苍耳乱粘衣服。
一进门老范就满地找牙,笑哈哈,挽住我的手臂问:你是谁?如此狼狈?
用什么下酒?秋天的蔬菜和水果,来一盘霜梨开开胃!
别处宴席没口味,此地的酒菜开心霏。
村北酸枣累累,篱东寒瓜漫地。
一连四五杯,酒酣高歌一首《猛虎词》。
连续十天的大醉,过了千年也会记得,何时再来一回?
风流倜傥之士命中注定要颠簸一生,一定要有幽默自嘲的性格才相得益彰。
大醉以后就像晋朝的山公倒骑马——回家!主人以后再谢。

注释
⑴《居易录》:鲁城北有范氏庄,即太白访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者。王琦按:杜甫有《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云:“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予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何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疑即此人也。《埤雅》:《荆楚记》曰:卷耳,一名珰草,亦云苍耳,丛生如盘。今人以叶覆麦作黄衣者,所在有之。《尔雅翼》:卷耳,菜名也。幽、冀谓之襢菜,雒下谓之胡枲,江东呼为常枲。叶青白色,似胡荽,白花细茎,可煮为茹,滑而少味。又谓之常思菜,伦人皆食之,又以其叶覆曲作黄衣,其实如鼠耳而苍色,上多刺,好著人衣,今人通谓之苍耳。
⑵江淹诗:“饮马出城濠。”吕延济注:“濠,城池也。”壕、濠,古字通用。
⑶《说文》:“陂,阪也。”
⑷宋玉《风赋》:“翳承日之华,披翠云之裘。”
⑸《齐民要术》:藏梨法,初霜后即收。
⑹《本草》:陶弘景曰:酸枣,今出山东间,云即山枣树,子似武昌枣而昧极酸,东人啖之以醒睡。苏颂曰:酸枣,今近汴、洛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坂及城垒间。似枣木而皮细,其木心赤色,茎叶俱青,花似枣花,八月结实,紫红色,似枣而圆小,味酸。
⑺《梁书》:滕昙恭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本草》:陶弘景言: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
⑻《史记》:秦昭王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十日之饮。”
⑼鲍照诗:“从风簸荡落西家。”
⑽《诗经·国风》:“谑浪笑傲。”
⑾高阳池,用山简事。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244.html

谢池春·残寒销尽

谢池春·残寒销尽
朝代:宋代 作者:李之仪 原文: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谢池春》用通俗浅近的语言,写离别相思之苦,其中可以看出柳永“市民词”的影响。 开头三句,点出节令,中间...

【中吕】朝天子_秋夜客怀月

【中吕】朝天子_秋夜客怀月
朝代:元代 作者:周德清 原文: 秋夜客怀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书所见 鬓鸦,脸霞,屈杀将陪嫁;规模全是大人家,不在红娘下。笑眼偷瞧,文谈回话,真如解语花。若咱,得他,倒了葡萄架。 作者介绍 周德清 周德清(1277-1365)元代文学家。字日湛,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北宋词...

东郊

东郊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原文: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实在烦闷,清晨出去郊游顿觉精神欢愉。嫩绿的杨柳伴随着春风荡漾,苍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虑。靠着灌木丛自由自在地憩息,沿着涧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芳香的原野落着迷...

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依旧是、西风白马,北村南郭。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呼斗酒,同君酌。□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