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秋与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昨夜秋风吹入梧桐林,我无处回避自己衰老的面容(让秋风看到了)。秋风问我为何这样,我没有说话,只是用手在空中书写。人老了,有时醉有时病有时慵懒;早上来到院子里,感叹光阴似箭,催我老并且一身病。如今万念俱空,饮酒度日。哪管它酒花白、眼花乱,以此残念度日吧。 注释浑无处,没有地方;...

参考赏析

简析

本词创作于作者晚年,属悲秋之作。上阕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景,下阕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易逝、老年无奈的感慨。全词基调哀伤悲凉,令人心酸无限。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者一生多舛,几遭贬谪。上阙写景,将秋风拟人与诗人对话,霜风指秋风,梧桐更加悲切。下阙因景得情将光阴付酒,经年在酒中平静流淌。这时,曾经骄傲……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行香子·秋与 | https://gushi.facekun.com/1141.html

南乡子·秋暮村居

南乡子·秋暮村居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家在寒林独掩扉。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荧荧:灯光闪烁之貌。元吴师道《桐庐夜泊》:“灯光隐见隔林薄,湿云闪露青荧荧。”... 相关赏析 赏析 此篇以轻灵浑朴的笔调描绘出村野田园的风光情趣,读之犹如欣赏一幅优美安详,恬淡静谧的水墨山水画。景象由...

同州端午

同州端午
朝代:唐代 作者:殷尧藩 原文: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离家三十五天就是端午节了。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注释鹤发:指白发。尺:量词,旧时长度单位。...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作者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长期离乡背井,而今返里归心似箭。....

【越调】寨儿今

【越调】寨儿今
朝代:元代 作者:赵善庆 原文: 早春湖游 景物新,艳晨昏,山气张大成绿云。画舫红裙,紫陌游人,香软马蹄尘。棹涟漪水皱罗纹,破韶华桃露朱唇。湖风肥柳线,堤雨厚莎茵。春,又早二三分。 春情 愁冉冉,病恹恹,红窗睡起不甚忺。墨淡眉尖,风冷牙签,象管怕重拈。倦梳云懒对妆奁,怕愁春不卷珠帘。落红堆翠径,飞絮拥雕檐。嫌,楼外雨帘纤。 泊潭洲 忆旧游,叹迟留,情似汉江不断头。暮霭西...

感旧四首

感旧四首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原文: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 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 望里彩云疑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