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别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四野的战争还没得到安平,我已经老了却得不到安宁。
子孙们在战场上尽都殉难,兵荒马乱又何需老命苟全。
扔掉拐杖出门去拼搏一番,同行的人也为我流泪辛酸。
庆幸牙齿完好胃口还不减,悲伤身骨瘦如柴枯槁不堪。
男儿既披戴盔甲从戎征战,也只好长揖不拜辞别长官。
听到老伴睡路上声声哀唤,严冬腊月仍然是裤薄衣单。
明知道死别最后一次见面,贫贱夫妻怎么不怜她饥寒。
今朝离去永不能回返家园,犹听她再三劝我努力加餐。
土门关深沟高垒防守坚严,杏园镇天险足恃偷渡实难。
形势变不比当年邺城之战,纵然是死去时间也有宽限。
人生世上都有个离合悲欢,哪管你饥寒交迫衰老病残!
想以前少壮年华国泰民安,竟不免徘徊踟蹰长吁短叹。
普天下应征入伍戒备森严,战争的烽火已弥漫了岗峦。
尸骸积山一草一木变腥膻,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红遍。
战火遍地何处觅人间乐园,勤王杀敌又岂敢犹豫盘桓。
毅然地抛弃茅棚奔赴前线,天崩地裂真叫人摧断肺肝!

注释
⑴四郊:指京城四周之地。
⑵垂老:将老。
⑶焉用:何以。身独完:独自活下去,完即活。
⑷投杖:扔掉拐杖。
⑸骨髓干:形容筋骨衰老。
⑹介胄:即甲胄。铠甲和头盔。
⑺长揖: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上官:指地方官吏。
⑻岁暮:年底。
⑼孰知:深知。
⑽加餐:多进饮食。
⑾土门:在今河阳孟县附近,是当时唐军防守的重要据点。壁:壁垒。
⑿杏园:在今河南汲县东南,为当时唐军防守的重要据点。
⒀势异:形势不同。
⒁岂择:岂能选择。端:端绪、思绪。
⒂迟回:徘徊。竟:终。
⒃被冈峦:布满山冈。
⒄丹:红
⒅盘桓:留恋不忍离去。
⒆蓬室:茅屋。
⒇塌然:形容肝肠寸断的样子。摧肺肝:形容极度悲痛。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496.html

怀古兼吊侯朝宗

怀古兼吊侯朝宗
朝代:清代 作者:吴伟业 原文: 河洛风尘万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门。 气倾市侠收奇用,策动宫娥报旧恩。 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 死生终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樽。 作者介绍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

书愤五首·其二

书愤五首·其二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相关赏析 赏析 这两首诗是作者七十三岁时在山阴所作。他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渭南文集》卷十五《澹斋居士诗序》)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陆游经常在作品中抒发出浓勃深沉的积愤。这两首所...

哭王处士翃(六首选一)

哭王处士翃(六首选一)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原文: 相送悲长别,还家惨独行。 流连简书札,次第念交情。 自有箧中作,何难身后名! 泉台应快意,未必似平生。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

寿阳曲·江天暮雪

寿阳曲·江天暮雪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原文: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注释(1)“钓鱼人”句:柳宗元《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