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唐代
作者:惠能
原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相关翻译
注释
(1)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或“智”,旧译也作“道”。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颂的歌...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注释
①迢递:遥远貌。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
②羁危:在艰险中羁旅漂泊。
③“烛”:一作“独”。人:一作“春”。
④转于:反与。僮仆:随行小奴。
⑤飘:一作“漂”。
⑥明日:指新年。岁华:岁月,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