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春去也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词作于开成三年(838),作者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时。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和乐天(即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第一首词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人通过拟人化手法,不写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杨柳依依,丛兰洒泪,写来婉转有致,耐人寻味。最后“独坐亦含颦”,以人惜春收束全词,更增添了全词的抒情色彩。该词抒发了惜春、伤春之情。引第二首词写的是作者惜春伤春之情。开篇发出了“共惜艳阳年”的感慨;其后写作者见到春天已过、桃花飘落在流水上的情景,包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情绪;后两句写借酒消愁,不惜醉倒在酒杯前,却希望能等到雨过天晴的时候。词中既有伤春之意,又表现了作者珍惜流年的情怀。这两首词构思新颖,描写细腻,手法多变。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清代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评价说:“唐贤为词,往往丽而不流,与其诗不甚相远也。刘梦得《忆江南》‘春去也’云云,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近代学者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提到:“作伤春词者,多从送春人着想。此独言春将去而恋人,柳飘离袂,兰浥啼痕,写春之多情,别饶风趣,春犹如此,人何以堪!”引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716.html

军行(一作从军行,一作行军)

军行(一作从军行,一作行军)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报刘一丈书

报刘一丈书
朝代:明代 作者:宗臣 原文: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 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 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

杂剧·狄青复夺衣袄车

杂剧·狄青复夺衣袄车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第一折 (冲末扮范仲淹领张千上)(范仲淹云)职列鹓班真栋梁,恩沾雨露坐琴堂。调和鼎鼐安天下,燮理阴阳定万方。老夫姓范名仲淹,字希文。幼习儒业,在长白山修学。我与友人温习经书,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断虀数茎,酢汁半盂,暖而啖之,后成大儒。今辅佐大宋,见今八方无事,四海宴然,山河一统,万国来朝。谢圣恩可怜,加老夫为天章阁学士之职。今奉圣人的命,有西延...

清明日

清明日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明日的清晨,清蛾飞舞,色彩斑斓,犹如在画扇中一样。桃树满园,桃花和郁金花竞相开放,红遍了田野。人们兴冲冲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领略到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骄傲的马匹在帐帏旁昂首嘶鸣,鸡群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