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春去也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词作于开成三年(838),作者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时。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和乐天(即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第一首词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人通过拟人化手法,不写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杨柳依依,丛兰洒泪,写来婉转有致,耐人寻味。最后“独坐亦含颦”,以人惜春收束全词,更增添了全词的抒情色彩。该词抒发了惜春、伤春之情。引第二首词写的是作者惜春伤春之情。开篇发出了“共惜艳阳年”的感慨;其后写作者见到春天已过、桃花飘落在流水上的情景,包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情绪;后两句写借酒消愁,不惜醉倒在酒杯前,却希望能等到雨过天晴的时候。词中既有伤春之意,又表现了作者珍惜流年的情怀。这两首词构思新颖,描写细腻,手法多变。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清代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评价说:“唐贤为词,往往丽而不流,与其诗不甚相远也。刘梦得《忆江南》‘春去也’云云,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近代学者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提到:“作伤春词者,多从送春人着想。此独言春将去而恋人,柳飘离袂,兰浥啼痕,写春之多情,别饶风趣,春犹如此,人何以堪!”引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716.html

【双调】珍珠马南 情

【双调】珍珠马南 情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箫声唤起瑶台月,独倚阑干情惨切。此恨与谁说,又值那黄昏时节。花飞也,一点点似离人泪血。  【步步骄南】暗想当年,罗帕上把新诗写,偷绾同心结。心猿乘,意马劣,都将软玉温香,嫩枝柔叶。琴瑟正和协,不觉花影转过梧桐月。  【雁儿落北】不觉的梧桐月转过西银台上,昏惨惨灯将灭。怎禁他纱窗外铁马儿敲,这些时一团娇香肌瘦怯。  【沉醉东风南】...

【双调】湘妃怨_和卢疏斋

【双调】湘妃怨_和卢疏斋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原文: 和卢疏斋《西湖》 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采莲湖上画船儿,垂钓滩头白鹭鸶。雨中楼阁烟中寺,笑王维作画师。蓬莱倒影参差。薰风来至,荷香净时。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金卮满劝莫推辞,已是黄柑紫蟹时。鸳鸯不管心事,便白头湖上死。爱园林一抹胭脂,霜落在丹枫上,...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原文: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美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黄色.真是鲜亮可爱。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澈明净;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没有边际,前路...

张孝基仁爱

张孝基仁爱
朝代:宋代 作者:方勺 原文: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