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那个非法把持朝政的武氏,不是一个温和善良之辈,并出身卑下。最初是太宗皇帝的姬妾,曾因更衣的机会而得以奉侍左右。到后来,不顾伦常与太子(唐高宗李治)关系暧昧。隐瞒先帝曾对她的宠幸,谋求取得在宫中专宠的地位。
  选入宫里的妃嫔美女都遭到她的嫉妒,一个都不放过;她偏偏善于卖弄风情,像狐狸精那样迷住了皇上。终于穿着华丽的礼服,登上皇后的宝座,把君王推到乱伦的丑恶境地。加上一幅毒蛇般的心肠,凶残成性,亲近奸佞,残害忠良,杀戮兄姊,谋杀君王,毒死母亲。这种人为天神凡人所痛恨,为天地所不容。她还包藏祸心,图谋夺取帝位。皇上的爱子,被幽禁在冷宫里;而她的亲属党羽,却委派以重要的职位。呜呼!霍光这样忠贞的重臣,再也不见出现;刘章那样强悍的宗室也已消亡了。“燕啄皇孙”歌谣的出现,人们知道汉朝的皇统将要穷尽;孽龙的口水流淌在帝王的宫庭里,标志着夏后氏王朝快要衰亡。
  我徐敬业是大唐的大老元臣,是王公贵族的长子,奉行的是先帝留下的训示,承受着本朝的优厚恩典。宋微子为故国的覆灭而悲哀,确实是有他的原因的;桓谭为失去爵禄而流泪,难道是毫无道理的吗!因此我愤然而起来干一番事业,目的是为了安定大唐的江山。依随着天下的失望情绪,顺应着举国推仰的心愿,于是高举正义之旗,发誓要消除害人的妖物。南至偏远的百越,北到中原的三河,铁骑成群,战车相连。海陵的粟米多得发酵变红,仓库里的储存真是无穷无尽;大江之滨旌旗飘扬,光复大唐的伟大功业还会是遥远的吗!战马在北风中嘶鸣,宝剑之气直冲向天上的星斗。战士的怒吼使得山岳崩塌,云天变色。拿这来对付敌人,有什么敌人不能打垮;拿这来攻击城市,有什么城市不能占领!
  诸位或者是世代蒙受国家的封爵,或者是皇室的姻亲,或者是负有重任的将军,或者是接受先帝遗命的大臣。先帝的话音好像还在耳边,你们的忠诚怎能忘却?先帝的坟土尚未干透,我们的幼主却不知被贬到哪里去了!如果能转变当前的祸难成为福祉,好好地送走死去的旧主和服事当今的皇上,共同建立匡救王室的功勋,不至于废弃先皇的遗命,那么各种封爵赏赐,一定如同泰山黄河那般牢固长久。如果留恋目前的既得利益,在关键时刻犹疑不决,看不清事先的征兆,就一定会招致严厉的惩罚。
  请看明白今天的世界,到底是哪家的天下。将这道檄文颁布到各州郡,让大家都知晓。

注释
〔1〕伪:指非法的,表示不为正统所承认的意思。临朝:莅临朝廷掌握政权。
〔2〕地:指家庭、家族的社会地位。
〔3〕下陈:古人宾主相馈赠礼物、陈列在堂下,称为“下陈”。因而,古代统治者充实于府库、内宫的财物、妾婢,亦称“下陈”。这里指武则天曾充当过唐太宗的才人。
〔4〕更衣:换衣。古人在宴会中常以此作为离席休息或入厕的托言。《汉书》记载:歌女卫子夫乘汉武帝更衣时入侍而得宠幸。这里借以说明武则天以不光彩的手段得到唐太宗的宠幸。
〔5〕洎(jì记):及,到。晚节:后来。
〔6〕春宫:亦称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后人常借指太子。
〔7〕私:宠幸。
〔8〕嬖(bì闭)宠爱。
〔9〕蛾眉:原以蚕蛾的触须比喻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这里借指美女。
〔10〕掩袖工谗:说武则天善于进谗害人。《战国策》记载:楚怀王夫人郑袖对楚王所爱美女说:“楚王喜欢你的美貌,但讨厌你的鼻子,以后见到楚王,要掩住你的鼻子。”美女照办,楚王因而发怒,割去美女的鼻子。这里借此暗指武则天曾偷偷窒息亲生女儿,而嫁祸于王皇后,使皇后失宠的事(见《新唐书·后妃传》)。
〔11〕狐媚:唐代迷信狐仙,认为狐狸能迷惑害人,所以称用手段迷人为狐媚。
〔12〕元后:正宫皇后。翚翟(huī dí):用美丽鸟羽织成的衣服,指皇后的礼服。翚,五彩雉鸡。翟,长尾山鸡。〔13〕聚麀(yōu忧):多匹牡鹿共有一匹牝鹿。麀,母鹿。语出《礼记·曲礼上》:“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这句意谓武则天原是唐太宗的姬妾,现在当上高宗的皇后,使高宗乱伦。
〔14〕,虺蜴(huǐ yì毁易):指毒物。虺,毒蛇。蜴,蜥蜴,古人以为有毒。
〔15〕狎:亲近。邪僻:指不正派的人。
〔16〕忠良:指因反对武后而先后被杀的长孙无忌、上官仪,褚遂良等大臣。
〔17〕杀姊屠兄:据《旧唐书·外戚传》记载:武则天被册立为皇后之后,陆续杀死侄儿武惟良、武怀远和姊女贺兰氏。兄武元庆、武元爽也被贬谪而死。
〔18〕弑君鸩(zhèn振)母:谋杀君王、毒死母亲。其实史书中并无武后谋杀唐高宗和毒死母亲的记载。弑,臣下杀死君王。鸩,传说中的一种鸟,用其羽毛浸酒能毒死人。〔19〕窥窃神器:阴谋取得帝位。神器,指皇位。〔20〕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指唐高宗死后,中宗李显继位,旋被武后废为庐陵王,改立睿宗李旦为帝,但实际上是被幽禁起来(事见《新唐书·后妃传》)。二句为下文“六尺之孤何在“张本。
〔21〕宗盟:家属和党羽。
〔22〕霍子孟:名霍光,西汉大臣,受汉武帝遗诏,辅助幼主汉昭帝;昭帝死后,昌邑王刘贺继位,荒嬉无道,霍光又废刘贺,更立宣帝,是安定西汉王朝的重臣(事见《汉书·霍光传》)。作:兴起。
〔23〕朱虚侯:汉高祖子齐惠王肥的次子,名刘章,封朱虚侯。高祖死后,吕后专政,重用吕氏,危及刘氏天下,刘章与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合谋,诛灭吕氏,拥立文帝,稳定了西汉王朝(事见《汉书·高五王传》)。〔24〕“燕啄皇孙”二句:《汉书·五行志》记载:汉成帝时有童谣说“燕飞来,啄皇孙”。后赵飞燕入宫为皇后,因无子而妬杀了许多皇子,汉成帝因此无后嗣。不久,王莽篡政,西汉灭亡。这里借汉朝故事,指斥武则天先后废杀太子李忠、李弘、李贤,致使唐室倾危。祚,指皇位,国统。〔25〕“龙漦(chí池,此字读音存在争论,另一种读音为lí离)帝后”二句: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当夏王朝衰落时,有两条神龙降临宫庭中,夏帝把龙的唾涎用木盒藏起来,到周厉王时,木盒开启,龙漦溢出,化为玄鼋流入后宫,一宫女感而有孕,生袌姒。后幽王为其所惑,废太子,西周终于灭亡。漦,涎沫。遽(jù 具),急速。
〔26〕冢子:嫡长子。
〔27〕先帝:指刚死去的唐高宗。
〔28〕宋微子:微子名启,是殷纣王的庶兄,被封于宋,所以称“宋微子”。殷亡后,微子去朝见周王,路过荒废了的殷旧都,作《麦秀歌》来寄托自己亡国的悲哀(见《尚书大传》)。这里是徐敬业的自喻。
〔29〕良:确实、真的。以:缘因。
〔30〕袁君山:东汉时人桓谭,字君山。袁君山之“袁”,通假“桓”。汉光武帝时为给事中,因反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而被贬为六安县丞,忧郁而死(事见《后汉书·桓谭传》)。
〔31〕社稷:原为帝王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借指国家。
〔32〕宇内:天下。推心:指人心所推重。
〔33〕爰:于是。
〔34〕百越:通“百粤”。古代越族有百种,故称“百越”。这里指越人所居的偏远的东南沿海。
〔35〕三河:洛阳附近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是当时政治中心所在的中原之地。
〔36〕玉轴:战车的美称。
〔37〕海陵: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苏省泰州市,地在扬州附近,汉代曾在此置粮仓。红粟:米因久藏而发酵变成红色。靡:无,不。
〔38〕江浦:长江沿岸。浦,水边的平地。黄旗:指王者之旗。
〔39〕班声:马嘶鸣声。
〔40〕喑:(yīn阴)呜、叱咤(zhà炸):发怒时的喝叫声。
〔41〕公等:诸位。家传汉爵:拥有世代传袭的爵位。汉初曾大封功臣以爵位,可世代传下去,所以称“汉爵”。
〔42〕或协周亲:指身份地位都是皇家的宗室或姻亲。协,相配,相合。周亲,至亲。
〔43〕膺:承受。爪牙:喻武将。
〔44〕顾命:君王临死时的遗命。宣室:汉宫中有宣室殿,是皇帝斋戒的地方,汉文帝曾在此召见并咨问贾谊,后借指皇帝郑重召问大臣之处。
〔45〕一抔(剖póu)之土:语出《史记·张释之传》:“假令愚民取长陵(汉高祖陵)一抔土,陛下将何法以加之乎?”这里借指皇帝的陵墓。六尺之孤:指继承皇位的新君。安在:有本作“何托”。参阅前注〔20〕。〔46〕傥:通“倘”,倘若,或者。
〔47〕送往事居:送走死去的,侍奉在生的。往,死者,指高宗。居,在生者,指中宗。
〔48〕勤王:指臣下起兵救援王室。
〔49〕旧君:指已死的皇帝,一作“大君”,义近。
〔50〕“同指山河”二句:语出《史记》,汉初大封功臣,誓词云:“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这里意为有功者授予爵位,子孙永享,可以指山河为誓。
〔51〕穷城:指孤立无援的城邑。
〔52〕昧:不分明。几(jī机):迹象。
〔53〕贻(yí怡):遗下,留下。后至之诛:意思说迟疑不响应,一定要加以惩治。语见《周礼·大司马》,原句为“比军众,诛后至者。”

1、 钟基,李先银,王身刚 .古文观止 :中华书局 ,2009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824.html

金陵新亭

金陵新亭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金陵人杰地灵,风光优美,豪强众集,今天会聚到新亭。放眼中原,满目疮痍,河山不复繁荣如旧,周颐情结大伤。大家坐在这里如同楚囚一样悲怨,谁真正为国家的命运着想。王导公何其慷慨激昂,千秋万代留下美名。注释“豪士”一一《世说新语·言语...

过真州

过真州
朝代:清代 作者:沈德潜 原文: 扬州西去真州路,万树垂杨绕岸栽。 野店酒香帆尽落,寒塘渔散鹭初回。 晓风残月屯田墓,零露浮云魏帝台。 此夕临江动离思,白沙亭畔笛声哀。 作者介绍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

悼亡姬

悼亡姬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庄 原文: 凤去鸾归不可寻,十洲仙路彩云深。若无少女花应老, 为有姮娥月易沈。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 湘江水阔苍梧远,何处相思弄舜琴。 作者介绍 韦庄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早夏郡中书事

早夏郡中书事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水禽渡残月,飞雨洒高城。华堂对嘉树,帘庑含晓清。 拂镜整危冠,振衣步前楹。将吏俨成列,簿书纷来萦。 言下辨曲直,笔端破交争。虚怀询病苦,怀律操剽轻。 阍吏告无事,归来解簪缨。高帘覆朱阁,忽尔闻调笙。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