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一片平远的树林之上飞烟缭绕有如穿织,秋天的山峦还留下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暮色已经映入高楼,有人独在楼上心中泛起阵阵烦愁。
她在玉梯上徒劳无益地久久凝眸站立,一群群鸟儿飞回栖宿多么匆急。什么地方是你回来的路程?一个个长亭接连一个个短亭。

注释
⑴宋僧文莹《湘山野录》卷上: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曾布)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⑵平林:平展的树林。漠漠;迷蒙貌。
⑶伤心碧:使人伤心的碧绿色。一说“伤心”表示程度,与“极”同义。
⑷暝色:夜色。
⑸玉阶:阶之美称。一作“玉梯”。伫立:久立。
⑹归程:归途。
⑺长亭更短亭: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庾信《哀江南赋》云:“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说明当时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亭,《释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更”一作“连”。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2233.html

题寒江钓雪图

题寒江钓雪图
朝代:清代 作者:释敬安 原文: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于清光绪十年(1884),为作者早期代表作之一。画意显然取自柳宗元《江雪》诗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而释氏的题诗则与柳诗大异其趣。起句开门见山,交待垂钓地点,“板桥”使人容易联想起温庭筠名句“人迹板桥霜”,已觉几分寒意。次句承“垂钓”写“蓑衣”,以“雪压”... 作者介绍 释敬...

田家·田家无所求

田家·田家无所求
朝代:明代 作者:刘基 原文: 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 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 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 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 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 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 怪当休明时,狼藉多盗贼。 岂无仁义矛,可以弥锋镝。 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 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 作者介绍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

三闾祠

三闾祠
朝代:清代 作者:查慎行 原文: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知己难求”与“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或者是渴望用世界而不得的感情)诗人在凭吊屈原时,正处于满怀壮志而前程莫测之际,屈原举世都找不到知己,不容于朝廷,被谗言中伤,敢逐沅、湘。行吟泽畔。不能...

柳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曾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注释①断肠天:令人销魂的春天... 相关赏析 赏析 对比手法 1.诗写的是写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