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注释
⑴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南朝齐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故址在陵阳山顶,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诗人。
⑵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⑶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
⑷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隋开皇(隋文帝年号,公元581~600年)年间所建。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⑸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⑹北楼:即谢朓楼。
⑺谢公:谢朓。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2254.html

【双调】殿前欢_对菊自叹可

【双调】殿前欢_对菊自叹可
朝代:元代 作者:张养浩 原文: 对菊自叹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登会波楼 四围山,会波楼上倚阑干。大明湖铺翠描金间,华鹊中问,爱江心六月寒。荷花绽,十里香风散。被沙头啼鸟,唤醒这梦里微官。 玉香逦花 玉香逦,花中无物比风流。芳姿夺尽人间秀,冰雪堪羞,翠帏中分外幽。开时候,把风月都熏透。神仙在此,何...

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朝代:宋代 作者:幼卿 原文: 极目楚天空,云雨无踪,漫留遗恨锁眉峰。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扬鞭那忍骤花骢。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放眼这南方的天空,看到天的边际,云彩和雨水都消失的不见踪影,却到处仿佛都是遗憾和幽恨的氛围,不禁让我紧紧地皱起了眉头。自古以来的荷花都是开的甚晚,辜负了早早吹过的东风。坐在旅店里感叹你我漂泊不定...

风入松

风入松
朝代:宋代 作者:晏几道 原文: 柳阴庭院杏梢墙。依旧巫阳。凤箫已远青楼在,水沈谁、复暖前香。临镜舞鸾离照,倚筝飞雁辞行。 坠鞭人意自凄凉。泪眼回肠。断云残雨当年事,到如今、几处难忘。两袖晓风花陌,一帘夜月兰堂。 作者介绍 晏几道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

论诗三十首·十一

论诗三十首·十一
朝代:元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眼处心声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相关赏析 简析 这首诗批评了缺乏现实体验的模拟文风(如西昆体、江西诗派等),指出了诗歌(文学)创作的源泉是客观现实,真情必然来自诗人的切实生活感受。元好问认为,文学作品不是作家头脑中虚构的,而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反映。只有像杜甫那样“亲到长安”,对客观的描写对象有了实际的接触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