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箫声咽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通往咸阳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断绝。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眼前只是汉朝留下的坟墓和宫阙。

注释
⑴此词上片伤别,下片伤逝。两宋之交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始称之为李白之作。南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亦录于李白名下。明代以来屡有质疑者。
⑵箫:一种竹制的管乐器。咽:呜咽,形容箫管吹出的曲调低沉而悲凉,呜呜咽咽如泣如诉。
⑶梦断:梦被打断,即梦醒。
⑷灞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是汉文帝的陵墓所在地。当地有一座桥,为通往华北、东北和东南各地必经之处。《三辅黄图》卷六:“文帝灞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伤别:为别离而伤心。
⑸乐游原:又叫“乐游园”,在长安东南郊,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其地势较高,可俯视长安城,在唐代是游览之地。清秋节: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是当时人们重阳登高的节日。
⑹咸阳古道:咸阳,秦都,在长安西北数百里,是汉唐时期由京城往西北从军、经商的要道。古咸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二十里。唐人常以咸阳代指长安,“咸阳古道”就是长安道。音尘:一般指消息,这里是指车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和扬起的尘士。
⑺残照:指落日的光辉。
⑻汉家:汉朝。陵阙:皇帝的坟墓和宫殿。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2412.html

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朝代:宋代 作者:贺铸 原文: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参考翻译 注释 ①洞户:室与室之间相通的门户。②些(suò):句末语气词,是古代楚地的方言。...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词词牌题作《减字浣溪沙》。唐宋曲子词,本须按谱填写,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格律非常严格。但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字数上可稍作增减,声...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曲二首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曲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涯 原文: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上苑何穷树,花开次第新。香车与丝骑,风静亦生尘。 作者介绍 王涯 王涯〔唐〕(764~835))字广津,太原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约七十余岁。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时,累官中书...

【双调】落梅风_咏雪漫天坠

【双调】落梅风_咏雪漫天坠
朝代:元代 作者:张鸣善 原文: 咏雪 漫天坠,扑地飞,由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作者介绍 张鸣善 张鸣善 元代散曲家。名择,号顽老子。原籍平阳(今属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扬州。官至淮东道宣慰司令史。填词度曲词藻丰赡,常以诙谐语讽人。张鸣善身处元末丧乱之际,深感现实的动乱与污浊,因此多有刺时之作。...

紫薇花

紫薇花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相关翻译 译文 傍晚的秋露洗净了花枝,烂漫的花朵占尽了天时;春风桃李繁华早就不再,艳阳伴我从暮春到秋日。... 相关赏析 赏析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出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意谓桃花李花开得鲜艳靓丽,引得人人们纷纷前来观赏,以致树下踩出了小路。杜牧在这首诗中用此典故,却一反其念,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