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唐朝著名人杜牧游秦淮,在船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陈国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秦淮一隅,寄至如此深沉的兴亡感,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的情况下,影响仍然很大。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般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2723.html

读陆放翁集

读陆放翁集
朝代:清代 作者:梁启超 原文: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相关赏析 品评 本诗热烈赞赏了陆游诗歌中渴望建功立业、为国驱驰之志至老不衰的高昂格调;高度评价了陆游千古难遇的奇男子气概。实际上是抒发了作者自己的异代同心之感。他当时虽然亡身海外,想到遭受列强宰割、阴霾四布的神州大地,发出恨不能从军杀敌的呼喊。... 作者介绍 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1...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_四时佳兴春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_四时佳兴春
朝代:元代 作者:钟嗣成 原文: 四时佳兴 春 梅花漏泄阳和信,才残腊又新春。东风北岸冰消尽。元夜过,社日临,中和近。 天气氤氲,花柳精神。驾香轮,驰玉勒,醉游人。清明过了,飞絮纷纷。隔孤村,闻杜宇,怨东君。叹芳辰,已三分,二分流水一分尘。寂寂落花伤暮景,萋萋芳草怕黄昏。 夏 清和天气逢初夏,更何处觅韶华!端阳过了炎威乍。藤枕攲,翠簟铺,纱幮挂。 住处清佳,绝去喧哗。近...

夔州歌十绝句

夔州歌十绝句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其一 瞿塘 一作:“夔州”) 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其二) 群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 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其三)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其四)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 背飞鹤子...

【仙吕】醉扶归_瘦后因他瘦

【仙吕】醉扶归_瘦后因他瘦
朝代:元代 作者:吕止庵 原文: 瘦后因他瘦,愁后为他愁。早知伊家不应口,谁肯先成就。营勾了人也罢手,吃得我些酩子里骂低低的咒。 频去教人讲,不去自家忙。若得相思海上方,不到得害这些闲魔障。你笑我眠思梦想,则不打到你头直上。 有意同成就,无意大家休。几度相思几度愁,风月虚遥授。你若肯时肯不肯时罢手,休把人空拖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