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评析

评析

作者:佚名

  这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2761.html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朝代:清代 作者:项鸿祚 原文: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阑珊:哀残。此处形容人物情绪。②残夜:夜将尽。... 相关赏析 评解 残夜花香,月满西楼,醉倚绿琴,无人相伴。一枕新愁,心绪阑珊。而繁笙脆管,隔墙传来,使人难于入梦。结句“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含蓄地透露了诗人“一枕新愁”辗转反...

人间词话七则

人间词话七则
朝代:清代 作者:王国维 原文: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

望木瓜山

望木瓜山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早晨起来看见太阳升起,傍晚时分看见归鸟还巢。身在异乡内心本已酸楚,何况还面对着木瓜山。注释木瓜山,在贵阳县木瓜铺。木瓜: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长椭圆形,其味酸。... 相关赏析 鉴赏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早见蒸蒸日出、晚见归鸟还巣的忧伤感怀图,...

小重山·七夕病中

小重山·七夕病中
朝代:宋代 作者:吕渭老 原文: 半夜灯残鼠上檠。上窗风动竹,月微明。梦魂偏记水西亭。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酒阑人散斗西倾。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参考赏析 赏析 该词是词人写自己正在病中,恰逢是年七月初七,当夜心潮起伏,久不成寐;然后,忽于梦中到了水西亭旧地,恍如又与友人聚首,欢度七夕。上片首句“半夜灯残鼠上檠”,表明词人尚展转未眠,不仅眼见灯光因油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