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作者:佚名

  中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2808.html

凭栏人·春日怀古

凭栏人·春日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赵善庆 原文: 铜雀台空锁暮云,金谷园荒成路尘。转头千载春,断肠几辈人。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铜雀台”句:言铜雀台已经荒废。铜雀台:在今河北省的漳县,曹操所建。《三国志·魏武帝纪》:“建安十五年冬,作铜雀台。”②金谷园:故址在今洛阳市西,晋石崇所建。石崇以豪富著称,经常在金谷园中招待宾客。...

晓望

晓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象祠记

象祠记
朝代:明代 作者:王守仁 原文: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

惜春

惜春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无计延春日,何能驻少年。 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繁艳归何处,满山啼杜鹃。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