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相关翻译
注释
(...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词作于庆元六年(1200),当时作者罢官闲居铅山瓢泉。 这是一首春日小唱。上片描绘自然春色,词清句丽,有情多姿,别见风韵。下片因景抒怀。既弃政归田,乐于山水,理当超世绝尘,无奈时念故人知音,遂平添出一番新愁新恨。命笔新巧,不落窠臼。“自笑”两句流水对兼句中对,下片三句各以两字重叠,读来流利清畅,别具音韵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