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朝代:唐代

作者:王建

原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  庭院中月映地白树栖昏鸦, 料寒露悄然无声沾湿桂花。 今夜里明月团圆人尽瞻望, 不知那悠悠秋思落在谁家?译文二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

相关赏析

鉴赏一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

鉴赏二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着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这一评语也可移之于评一切有意境的唐诗.正因为如此,所以历代画家喜作唐人诗意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

创作背景

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作者介绍

王建 王建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https://gushi.facekun.com/1305.html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相关翻译 译文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

如梦令

如梦令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见了又还休, 愁却等闲分散。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落月西窗惊起,好个匆匆些子。鬒鬓亸轻松, 凝了一双秋水。告你,告你,休向人间整理。 频日雅欢幽会,打得来来越z4.说著暂分飞, 蹙损一双眉黛。无奈,无奈,两个心儿总待。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

西河·和王潜斋韵

西河·和王潜斋韵
朝代:宋代 作者:曹豳 原文: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谩哀痛,无及矣。无情莫问江水。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坠泪。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薮泽里。岂无人、高卧闾里。试问安危谁寄。定相将、有诏催公起。须信前书言犹未。 相关赏析 鉴赏 曹豳因敢于在皇帝面前直言劝谏而与同时代的王万、郭磊卿、徐清叟被称为“嘉熙四谏”。王潜...

点绛唇(国香兰)

点绛唇(国香兰)
朝代:宋代 作者:王十朋 原文: 芳友依依,结根遥向深林外。国香风递。始见殊萧艾。 雅操幽姿,不怕无人采,堪纫佩。灵均千载。九畹遗芳在。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