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缠道·燕子呢喃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词叙写春日出游的所见、所闻与所感。词的上片着意描写春景,下片着重抒发游兴。全篇紧紧围绕春游这一主题,既描绘了桃红柳绿、花鸟明丽的春日景色,又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地抒发了郊游宴乐的豪情逸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春日景色的迷恋热爱之情和对郊游宴乐生活的向往赞赏之意,这是词人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和生活情趣的自然流露。

  起首两句以报春燕子的呢喃声开始,声形兼备、时空交织地表现出春光迷人、春昼变长的意象。接下来两句描写春色蓬勃的园林,“万花如绣”一语以人工织绣之美表现大自然旺盛的生机,很见特色。上片结尾三句,以拟人的手法,将海棠拟为胭脂、柳叶喻为宫眉,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经雨的海棠,红似胭脂;柳叶儿不是才舒娇眼,而是尽展宫眉,翠拂人首。

  过片两句既点明了郊游之乐,又活画出词人自身的情态。“醉醺醺、尚寻芳酒”,前三字是一个近景特写,后四字醉而更寻醉,以“尚”字的递进渲染出恣纵之态。最后三句,化用杜牧《清明》一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意。此三句是承上阳春郊游的无比欢畅,是寻乐意绪的延续和归宿,故呈现出明丽柔媚的色彩。

  此词一反当时词坛以哀情写春景的风气,以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拟人化的手法活灵活现地描绘春色的明媚、美好和春意的热闹,以“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等描绘了狂放的自我形象,从形象到感情都直接可感,从而也使此词当时词风中自具一格。

  总之,这首词以风流闲雅的笔调,通过明媚鲜妍的艺术形象和欢快酣畅的情致与韵律,抒写了及时行乐的人生况味,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3133.html

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朝代:宋代 作者:张先 原文: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塘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清霅路。君家正在吴门住。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作者为友人程公辟赠别之作而写的和词,也是一首富含民歌风味的词。发端三句指出分别的地点、时间和景色。巴子即今之巴县,渝州附近,周代为巴子国,与巴东、巴西合称三巴,三巴都可以称巴山。先说眼...

三月巡边晓发夏城

三月巡边晓发夏城
朝代:明代 作者:杨守礼 原文: 寂寞边城道,春深不见花。 山头堆白雪,风里卷黄沙。 计拙心惟赤,愁长鬓已华。 晋云连塞草,回首各天涯。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这首诗选自《嘉靖宁夏新志》,《万历朔方新志》、《乾隆宁夏府志》、《民国朔方道志》均收录此诗,诗题作《夏城巡边晓发》。夏城,宁夏镇城(今银川市)。②计拙:想不出好的计划谋略。拙,笨拙。自谦之词。③鬓已华:鬓发已花白。④晋云连塞草:晋云,...

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朝代:宋代 作者:惠洪 原文: 丝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相关翻译 注释 ①取次:即次第也。②侵晓:天渐明。... 相关赏析 鉴赏 词家有主张“词不宜和韵”的,因为词句参差,音律很严,难以使抒写的情思与限定的声韵吻合无间。但乐此不疲以聘其才的仍大有人在,其“...

南柯子

南柯子
朝代:宋代 作者:吴潜 原文: 池水凝新碧,阑花驻老红。有人独立画桥东。手把一枝杨柳、系春风。 鹊绊游丝坠,蜂拈落蕊空。秋千庭院小帘栊。多少闲情闲绪、雨声中。 作者介绍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