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商妇怨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江开的这首词意在写是商妇的忧怨之情。

  商妇问题,一直是词作者突出写的亮点。因为诗词作者都很重感情,同时又都鄙薄利欲,因而他们多愿意写这种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诗中用“嫁与弄潮儿”的痴想表达商妇的痛苦,感情极其深刻哀切。在词的含蓄隽永方面,江开的这首词比不上李益的作品,但因为篇幅较长,因而对感情的剖析却更加细腻。

  在章法安排上,这首词前半阕侧重叙事,后半阕侧重抒情,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上半阕描写商人的两次外出:“春时江上廉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

  “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秋晚恰归来”一句表明曾中间回来过,但从“恰归来”和“船又开”来看间隔是极短暂的。因此,上半阕其实就是“朝朝误妾期”的生动描述。下半阕抒情,表露的是商妇情绪的三个方面:“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倾诉守空房的孤独:“情少利心多”是对商人情薄的指责:“郎如年少何”感慨青春虚度。这首词,条理清楚,照应严密。比如,上半阕说“春时”出去,“秋晚”归来,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商妇是独守空房的,眼下“看看船又开”,不知归期在何日?这些描写,实际上就是“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的最具体生动反映。上半阕中关于春去秋归的叙述,实际上是商人全年行踪的描写,而结尾处“郎如年少何”所抒发的青春短暂的感叹,就正是一年年青春虚度的必然结果。

  这首《菩萨蛮》上、下两阕分工明确,但下片之情全来自上片,上片之事又处处含情。可谓布局极为精巧。

  这首词也很讲究文辞。如:首句写别离的季节:“春时江上廉纤雨”,春天是人们易动感情的时候,在此时离别已叫人伤悲不已,加上“廉纤雨”(廉纤,是细微、纤微的意思),淅淅沥沥,自然更添无限凄清、哀凉。“秋晚恰归来”一句,用“秋晚”二字渲染萧飒的环境气氛,同时又成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写照。这一句说“秋晚恰归来”,下一句接写“看看船又开”,“恰”字同“又”字的配合,充分表达了主题,“看看”二字表露出女主人公在商人又将离去时的心理状态,使读者看到她,此时伤别的愁苦之情,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又如,上半阕连用两次“开船”造成商人不断离去的气氛,下半阕中“嫁郎如未嫁”、“情少利心多”两句各自形成对照,对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至为重要。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3183.html

过华清宫

过华清宫
朝代:唐代 作者:李约 原文: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 相关翻译 译文 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结果,兵变作乱,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 相关赏析 赏析 华清宫,中国古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华清宫在后世...

南邻

南邻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 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

柳梢青·七夕

柳梢青·七夕
朝代:宋代 作者:刘镇 原文: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

越女词五首(越中书所见也)

越女词五首(越中书所见也)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