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忆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注释⑴不群:不平凡,高出于同...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46年(唐玄宗天宝五年)或747年(天宝六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遇,二人十分投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之后他们一起到宋州,在单父(今山东单县南)以北的汶水上,和诗人高适相逢。后来又一起到大梁城。分手后李白赶往江东,杜甫...

赏析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春日忆李白 | https://gushi.facekun.com/1337.html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朝代:元代 作者:虞集 原文: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 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自已家南面的小山包上有座小小的亭台,在亭台周围已有少许山花开始随意地开放了。春光明媚,山花盛开,所以特地写信邀请好友熊少府你无论如何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一定要前来游赏。你来后,你我朋友二人要随...

悯黎咏

悯黎咏
朝代:明代 作者:钱嶫 原文: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 诛求尽余粒,尚豢犊与豕。 昨当租吏来,宰割充盘几。 吏怒反索金,黎民那有此。 泣向逻者借,刻箭以为誓。 贷一每输百,朘削痛入髓。 生当剥肌肉,死则长已矣。 薄诉吏转嗔,锁缚不复视。 黎儿愤勇决,挺身负戈矢。 枪急千人奔,犯顺非得已。 赫赫王章存,令人弃如纸。 朔风戒良节,赫赫张皇师。 军门号令严,震肃将天威...

昭君怨·赋松上鸥

昭君怨·赋松上鸥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偶尔听到窗外松树上拍打翅膀扑扑鹿鹿的声音,知道沙鸥在夜宿,十分惊喜。小孩子声音小一些,别惊动了鸥鸟。不一会儿工夫,沙鸥突然振翅远飞,不知道它落到何处去了。告诉沙鸥,我已经向朝廷提出请求,要辞官归隐了。注释昭君怨:词牌名,又名...

解语花·云容冱雪

解语花·云容冱雪
朝代:宋代 作者:施岳 原文: 云容冱雪,暮色添寒,楼台共临眺。翠丛深窅。无人处、数蕊弄春犹小。幽姿谩好。遥相望、含情一笑。花解语,因甚无言,心事应难表。 莫待墙阴暗老。称琴边月夜,笛里霜晓。护香须早。东风度、咫尺画阑琼沼。归来梦绕。歌云坠、依然惊觉。想恁时,小几银屏冷未了。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冬云冻凝成雪片,为黄昏增添了几分寒冷,我们登上楼台一起望远。远方无人的绿草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