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樽前一曲歌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词类白居易之《琵琶行》,写的是作者闻歌伤怀之感。

  上片写歌女的演唱,相当于白对琵琶女演奏的叙写。“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一曲歌而能具千重意,想必亦能说尽胸中无限事;而这“无限事”又必非乐事,当是平生种种不得意之恨事。这是从后二句中“恨”“泪”等字可得而知的。首二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加顶真的修辞,比较一般的“流水对”更见跌宕多姿,对于歌唱本身亦有模似效用。“才欲歌时泪已流”一句乃倒折一笔,意即“未成曲调先有情”。

  “恨应更、多于泪”,又翻进一笔,突出歌中苦恨之多。白居易诗对音乐本身的高低、疾徐、滑涩、断连等等,有极为详尽的描摹形容。而此词抓住歌者形态特点层层推进,启发读者去想象那歌声的悲苦与宛转。

  “试问缘何事?不语如痴醉”,对歌女的悲凄身世作了暗示,相当于琵琶女放拨沉吟、自道辛酸的大段文字。但白诗中的详尽的直白,此完全作了暗示的处理。当听者为动听的演唱感染,希望进一步了解歌者身世时,她却“不语如痴醉”。这样写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

  末三句写词人由此产生同情并勾起自我感伤,相当于白居易对琵琶女的自我表白。但此词却只说“我亦情多不忍闻”,好像是说:歌女不语也罢,只怕我还受不了呢。由此可知,这里亦有一种同病相怜、物伤其类的感情,因此以至于“怕和我、成憔悴”。

  和白居易《琵琶行》不同的是,这首词善抒情,妙悬念的设置,化实为虚,得其空灵。同时,此词运笔颇饶顿挫,上片用递进写法,下片则一波三折,读来引人入胜。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3689.html

秋浦歌十七首

秋浦歌十七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牵引...

题农父庐舍

题农父庐舍
朝代:唐代 作者:丘为 原文: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相关翻译 注释 [1]东风:春风。[2]沟塍(chéng):田埂和田间的水沟。塍:田埂。班固《西都赋》:“沟塍刻镂,原隰(xí)龙鳞”。[3]耒耜(sì):古代一种象犁的翻土农具。木把叫“耒”,犁头叫“耜”。平芜:杂草繁茂的原野。[3][4]饭牛:喂牛。《九章&#1... 相关赏析 ...

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

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第一折 (净扮董卓领外扮李儒、李肃、卒子上,诗云)拥兵入卫立奇功,文武群臣避下风。九锡恩深犹未厌,私心不老汉朝中。某姓董名卓,字仲颖,乃陇西临洮人也。自幼为将,颇有边功。比因十常侍作乱,何进荐某入朝,遂至官封大师之职。如今又加九锡:一车马,二衣服,三乐器,四朱户,五纳陛,六虎贲,七斧钺,八弓矢,九矩鬯。出称警,入称跸。颁曰诏,降曰制,言曰宣,语...

【双调】沉醉东风_秋景挂绝壁

【双调】沉醉东风_秋景挂绝壁
朝代:元代 作者:卢挚 原文: 秋景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对酒 对酒问人生几何,被无情日月消磨。炼成腹内丹,泼煞心头火,葫芦提醉中闲过,万里云山入浩歌,一任傍人笑我。 避暑 避炎君频称竹榻,趁新凉懒裹乌纱。柳影中,槐阴下,旋敲冰沉李浮瓜。会受用文章处士家,午梦醒披襟散发。 举子 辞辛苦桑枢瓮牖,夸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