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据陆游《京口唱和序》云:“隆兴二年闰十一月壬申,许昌韩无咎以新番阳(今江西鄱阳)守来省太夫人于闰(润州,镇江)。方是时,予为通判郡事,与无咎别盖逾年矣。相与道旧故部,问朋俦,览观江山,举酒相属甚乐。”此词可能是元吉在赴镇江途中经采石时作(他在镇江留六十日,次年正月即以考功郎征赴临安,故离镇江后不便再有采石之行)。《宋史·孝宗本纪》载,公元1164年(隆兴二年)旧历十月,金人分道渡淮,十一月,入楚州、濠州、滁州,宋朝震动,酝酿向金求和。这就是作此词的政治背景。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1323-1324页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3704.html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昨夜和人相约,时间缓缓流淌,已经深夜。一轮新月挂在天际,周围寥寥几颗孤星。夜色将近,人未眠,在这三更时分,所有人都睡下,寂静无声的夜里,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令我焦虑不安。我猜想是瞿...

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
朝代:元代 作者:王实甫 原文: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 、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

生查子·软金杯

生查子·软金杯
朝代:宋代 作者:金章宗 原文: 风流紫府郎,痛饮乌纱岸。柔软九回肠,冷怯玻璃盏。 纤纤白玉葱,分破黄金弹。借得洞庭春,飞上桃花面。 相关翻译 注释 ①紫府:道家称仙人所居。这里泛指宫廷。②玉葱:形容美女之手。③洞庭春:名酒。亦名“洞庭春色”。...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咏物小词,写得很有特色。上片写仙郎风流痛饮,金杯柔软可爱。下片写纤手斟酒,一杯“洞庭春”,飞上桃花面。全词柔和细腻,曲折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