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我感到人生衰老,早年的情怀、趣味全减,面对着送别酒,怯惧年华流变。何况屈指指计算中秋佳节将至,那一轮美好的圆月,偏不照人的团圆。无情的流水全不管离人的眷恋,与西风推波助澜,只管将归舟送归。祝愿你在这晚秋的江面,能将莼菜羹、鲈鱼脍品尝,回家后怀儿女团取在夜深的灯前。
趁旅途的征衫未换,正好去朝见天子,而今朝廷正思贤访贤。料想在深夜的承明庐,正留下来教你检视翰林院草拟的文件,还派遣筹划边防军备。说都故友倘若问到我,只说我依然是愁肠满腹借酒浇愁愁难遣。遥望秋天的云霄里一只落雁消逝不见,我沉醉中听到有谁奏响了空弦!
注释
①范倅:即范昂,滁州(今安徽滁县)通判。倅,副职。
②莼:指莼菜羹。
③鲈:指鲈鱼脍。
④儿女:有二义,一指青年男女。一指儿子和女儿。此处当指作者。
⑤朝天:指朝见天子。
⑥玉殿:皇宫宝殿。
⑦夜半承明:汉有承明庐,为朝官值宿之处。源自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⑧视草:为皇帝起草制诏。
⑨筹边:筹划边防军务。
⑩殢酒:困酒。
1、 李肇翔 .辛弃疾词 :万卷出版社 ,2009年 :第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