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草简析

简析

作者:佚名

  这首名为咏草,而实非咏草,只是借草抒情,构思奇特,别有风味。

  古代诗人多以草写别情,诉离忧,白居易的“萋萋满别情”,就是一个典型。

  此诗首联出句似乎是韦应物《滁州西涧》头尾两句的合成:“独怜幽草涧边生”,“野渡无人舟自横”。面对这一境界,诗人提出不知谁懂得忘忧这个奇怪的问题,但似乎没回答,其实不用回答,就是“草”。

  颔联和“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意思相似,但比白居易这两句写得好,“绿水”和“斜阳”,不但更具体,而且更富鲜明的形象;“随”和“带”这两个动词也比“侵”和“接”好,更富拟人的韵味,更富动感。

  颈联逆转,赋予“草”以异样的情味:金谷园中“流水无情草自春”,是否也在“可怜金谷坠楼人”?石头城下“但寒烟衰草凝绿”,是否也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里,“草”则有“国破家亡欲何之”的无穷惆怅。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逝去的人,破亡的国,却不能重生再造。

  尾联结情。诗人怅望“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遥想富甲一代的石崇早已“灰飞烟灭”,绝代佳人绿珠早已“花落人亡两不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无穷感慨不由涌上心头。可再往深处想,人还不如草,什么功名利禄,什么荣华富贵,是统统都可以抛弃的。想到这,诗人的心渐渐平静了。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4467.html

【中吕】醉高歌过喜春来

【中吕】醉高歌过喜春来
朝代:元代 作者:顾德润 原文: 宿西湖 梅花飘雪漫山,杨柳和烟放眼。画船稳系东风岸,金缕朱弦象板。 春融南浦冰澌散,酒醒西楼月影悭,一天星斗水水云寒。名利难,诗酒债且填还。 ...

梅花岭记

梅花岭记
朝代:清代 作者:全祖望 原文: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仑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

水仙子·夜雨

水仙子·夜雨
朝代:元代 作者:徐再思 原文: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断。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靠在枕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

宝应舟中月夜

宝应舟中月夜
朝代:清代 作者:厉鹗 原文: 芦根渺渺望无涯,雁落圆沙几点排? 明月堕烟霜着水,行人今夜宿清淮。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