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赏析二

赏析二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词篇。作者在小序中明白提示,这首词有两个特点:一是构思与前人不同,"前人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而这首却写的是月亮西沉以后的情景;二是自觉地学习屈原,运"用《天问》体"形式。  咏月,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仅以唐宋诗词而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月"为线索,组织全篇,提出了某些带有哲理意味的问题:"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把酒问月》:"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看,这些不同的诗词都在向"天"提问,故此也都与屈原的《天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首《木兰花慢》实际上是继上述诸诗词之后,在歌咏明月这一题材上的新的发展。其特点可归纳为下述三个方面。

  一是构思有新意。作者不写待月,而是从月亮落去之后起笔,并由此展开想象的翅翼,一会儿飞向广阔的太空,一会儿沉入深幽的海底。最令人惊异的是,生活在八百年前的辛弃疾,竟然在词中接触到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在作者心目中还有了西半球("那边"、"别有人 间"),当我们这里月亮西沉后,那边才看见月亮东升?光景东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禁不住赞叹说:"直悟月轮绕地之 理,……可谓神悟。"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二是巧妙安排神话传说。词中把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集中起来,经过选择、加以编排,使之成为统一整体,创造出带有浪漫色彩的神话形象。词中神话的安排主要按三个焦点加以集中:一是人间("是别有人间…")二是天外("是天外,空汗漫");三是海底("谓经海底问无由")。三是全篇设问。词是学《天问》,故保留《天问》形式上的特点,但因词的字句可长可短,所以节奏上比《天问》更加生动活泼。

  本篇是辛词中别具一格的作品。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4477.html

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

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朝朝琼树后庭花,步步金莲潘丽华,龙蟠虎踞山如画。 伤心诗句多,危城落日寒鸦。 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朝朝琼树后庭花:写南朝事。朝朝:天天、每天。②步步金莲潘丽华:写南北朝时南齐东昏侯事。③龙蟠虎踞:形容金陵(今南京)地形的雄壮险要。④危城:指高高的城墙。⑤凤不至空台上:指凤凰台,在南京城西南角。⑥燕飞来百姓家:言东晋王...

【双调】水仙子 钟离

【双调】水仙子 钟离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超凡入圣汉钟离,沉醉谁扶下玉梯。扇圈一部胡须力,绛云般红肉皮。做伴的是茶药琴棋。头绾著双髻,身穿著百衲衣,曾赴阆苑瑶池。 吕洞宾  醉魂别后广寒宫,飞下瑶台十二峰。只因一枕黄粱梦,得神仙造化功。左右列玉女金童,采仙药千年寿,炼丹砂九转功。每日价伏虎降龙。 蓝采和  西风宽舞绿罗袍,每日阶前沉醉倒。头边歪裹乌纱帽,金钱手内抛。斗争...

蝶恋花·十二楼前生碧草

蝶恋花·十二楼前生碧草
朝代:清代 作者:邵瑞彭 原文: 十二楼前生碧草。珠箔当门,团扇迎风小。赵瑟秦筝弹未了,洞房一夜乌啼晓。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锦字无凭南雁杳,美人家在长干道。 相关赏析 简析 十二楼前的春草有绿了起来,门帘处,拿着小小的团扇,有意无意的扇着,清风迎面,而我在等你的归来。一曲未终,筝音还在,春宵苦短。乌惊起晨光,你的背影在晨光中越来越模糊,你可否还记得当年只为博我一...

【双调】一机锦 离思

【双调】一机锦 离思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宝钗分,鸾镜缺,瓶坠簪断折,《三叠阳光》争忍,别。心儿里痛哽咽,眼儿里弹泪血。空教我扌绝耳揉腮,执手和伊相看,也没一句话儿说。  【锦上花】初相见,誓盟设,空教我暗伤嗟,恨千叠。难割难舍,把他奴全然不藉,直恁的信音绝,谁知你到今心性别。吉玎的玉簪折,支楞的弦断绝。盼的痴呆,我则想尽老同欢,弄巧翻做了拙。  【江儿水】又早三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