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评析

评析

作者:佚名

  本词写美景不长,春去难归的无奈及人去难留, 只好借酒浇愁的心情。表面看很消极,骨子里却有深深的隐忧和炽热的感情。上片写浮生如梦,梦破云散之悲。下片写爱侣之逝,旷达自解。尤其“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两句,既赞美爱侣似卓文君那样知意,像江汜二女那样多情,又表达了词人愿与爱侣永结“神仙侣”的美好期望,愿像同乘凤凰游而去的萧史与弄玉一样夫妻和谐美满。这大约是词人对往日夫妻和美的眷恋。“挽断罗衣”句则写出词人与爱侣诀别的悲怆,出语激切,在晏殊词中实为罕见,显现其悲痛、绝望、难以自抑。这首词的题旨在于感慨世间万物皆有定数,而人生苦短,韶华易逝,莫如及时行乐。就人生观而言,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同时也真诚、坦率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沉体验。词的上片,以“燕鸿过后莺归去”起兴,写岁月蹉跎,时光易逝。“长于”二句,以工整流畅的属对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主题。词的下片,全是用典。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宛如仙女般的女友既然挽留不住,只有在花酒之间暂时排遣忘却。“闻琴”暗指卓文君事。司马相如贫贱时,饮于富豪卓王孙家,适卓王孙之女文君新寡,相如以琴挑之,文君夜奔相如。“解佩”之典出版在汉代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遂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佩而去数十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这是一段人神相爱的故事。全词用比兴手法抒情达意,用典娴熟贴切,艺术风格在晏词中实不多见。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4526.html

杂剧·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杂剧·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朝代:元代 作者:宫天挺 原文: 第一折 某姓严名光,字子陵,本贯会稽严州人也。自幼年好游玩江湖,即今在南阳富春山畔七里滩,钓鱼为生。方今王新室在位,为君一十七年,灭汉宗一万五千七百余口,绝刘后患,天下把这姓刘的捉拿。有一人春陵乡白水村姓刘,名秀,字文叔。不敢呼为刘文叔,改名为金和秀才。他常从我为兄相待,近日在下村李二公庄上,闲攀话饮酒。想汉朝以来, 【仙吕】【点绛唇】开创高皇...

踏莎行·自沔东来

踏莎行·自沔东来
朝代:宋代 作者:姜夔 原文: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像飞燕般体态轻盈,像黄莺般话语娇软,分明又在白日梦境中跟你相见。你说长夜漫漫,薄情人怎知我辗转难眠?我说春天初到,我便早被相思病苦感染。离别后你寄...

忆秦娥·山重叠

忆秦娥·山重叠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天疑裂。断碑题字,苔痕横啮。 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龙潭口:龙潭山口,地在清代吉林府伊通州西南,即今吉林市东郊龙潭山。此处有“龙潭印月”之胜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作者扈驾东巡过经此地。又,今山西省盂县北之盂山亦有“龙潭”,又称“黑龙池”。作者曾几度赴山西五台山,本篇所...

忆远

忆远
朝代:唐代 作者:张籍 原文: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