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堂暴雨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一声响亮的雷声宛如从游人的脚底下震起,有美堂上,浓厚的云雾缭绕,挥散不开。远远的天边,疾风挟带着乌云,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阵暴雨,从浙东渡过钱塘江,向杭州城袭来。西湖犹如金樽,盛满了雨水,几乎要满溢而出;雨点敲打湖面山林,如羯鼓般激切,令人开怀。我真想唤起沉醉的李白,用这满山的飞泉洗脸,让他看看,这眼前的奇景,如倾倒了鲛人的宫室,把珠玉洒遍人寰。

注释
①有美堂:嘉祐二年(1057年),梅挚出知杭州,仁宗皇帝亲自赋送行, 中有“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之句。梅到杭州后,就在吴山顶上建有美堂以见荣宠。
②顽云:犹浓云。
③潋滟(liàn yàn):水波相连貌。凸:高出。
④敲铿(kēng):啄木鸟啄木声,这里借指打鼓声。羯(音竭)鼓:羯族传入的一种鼓。
⑤谪仙:被贬谪下凡的仙人,指李白。贺知章曾赞美他为谪仙人。唐玄宗曾谱新曲,召李白作词。白已醉,以水洒面,使之清醒后,即时写了多篇。
⑥鲛室:神话中海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琼瑰:玉石。

1、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 : 第100-101页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4725.html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夜月 一作:月夜)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美丽容颜?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

解连环·酬任公用梦窗留别石帚韵

解连环·酬任公用梦窗留别石帚韵
朝代:清代 作者:麦孟华 原文: 旅怀千结,数征鸿过尽,暮云无极。怪断肠、芳草萋萋,却绿到天涯,酿成春色。尽有轻阴,未应恨、浮云西北。祗鸾钗密约,凤屧旧尘,梦回凄忆。 年华逝波渐掷。叹蓬山路阻,乌盼头白。近夕阳、处处啼鹃,更刬地乱红,暗帘愁碧。怨叶相思,待题付、西流潮汐。怕春波、载愁不去,恁生见得? 相关翻译 注释 ①任公:梁启超号。②梦窗:吴文英号。 石帚:南宋词人姜石帚。③浮云西...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诗作于1088年(宋哲宗元祐三年)前后,当时苏轼作翰林学士,与宣德郎李世南同在汴京。李世南善画,作“秋景平远”图,诗人为其画题了二首七绝,这是第一首。诗题名其画为“秋景”,有的记载称这幅画为“秋景平远”,或作“秋山林木平远”。综合各种称谓来看,“秋景”是对这幅画的内容总的概括.....

赠惠律大师

赠惠律大师
朝代:唐代 作者:刘昭禹 原文: 秋是忆山日,禅窗露洒馀。几悬华顶梦,应寄沃洲书。风月资吟笔,杉篁笼静居。满城谁不重,见著紫衣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