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金陵风光美丽如画,秋色明净清爽。碧天与秋水一色,何处是尽头呢?雨后晴朗的天色与秋水闪烁的冷光相辉映。蓼草荻花丛生的小岛上,隐约可见几间竹篱环绕的草舍。
江水尽头客船上的帆仿佛高挂在云端,烟雾笼罩的岸边,有低垂的酒旗。那些六朝兴盛和衰亡的往事,如今已成为渔民、樵夫闲谈的话题。在高楼上独自遥望,倍感苍凉,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落下。

注释
⑴离亭燕:词牌名。
⑵一带:指金陵(今南京)一带地区。
⑶风物:风光景物。潇洒:神情举止自然大方。此处是拟人化用法。
⑷浸:液体渗入。此处指水天溶为一体。断:接合部。
⑸霁色:雨后初晴的景色。冷光:秋水反射出的波光。相射:互相辉映。
⑹蓼屿:指长满蓼花的高地。荻花洲:长满荻草的水中沙地。
⑺竹篱茅舍:用竹子做成的篱笆,用茅草搭盖的小房子。
⑻客帆:即客船。
⑼低亚:低垂。
⑽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均在南京一带建都。
⑾渔樵:渔翁樵夫。代指普通老百姓。
⑿怅望:怀着怅惘的心情远望。

1、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227 . 2、 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37-38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4780.html

【双调】殿前欢_畅幽哉,春

【双调】殿前欢_畅幽哉,春
朝代:元代 作者:贯云石 原文: 畅幽哉,春风无处不楼台。一时怀抱俱无奈,总对天开。就渊明归去来,怕 鹤怨山禽怪,问甚功名在?酸斋是我,我是酸斋。 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 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觉来评,求名求利不多争。西风吹起山林兴,便了余生。白云边创草亭,便 留下寻芳径,消日月存天性。功名戏我,我戏功名。 怕...

鹧鸪天(和传先之提举赋雪)

鹧鸪天(和传先之提举赋雪)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泉上长吟我独清。喜君来共雪争明。已惊并水鸥无色,更怪行沙蟹有声。 添爽气,动雄情。奇因六出忆陈平。却嫌鸟雀投林去,触破当楼云母屏。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尾犯·夜雨滴空阶

尾犯·夜雨滴空阶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原文: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博。 相关翻译 注释 ①秋渐老:渐渐秋深的意思。②无端:无缘无故。③寡信轻诺:随便许诺,很少讲信用。随便用语言欺骗的意思。④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