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天上星河转赏析:国破家亡双重恨 晚境寥落思无尽

赏析:国破家亡双重恨 晚境寥落思无尽

作者:佚名

  这首词写思乡怀旧之情,独特之处在于抓取生活中一个平常细节,感怀寄情,深致委婉。开头两句写景,实际也是写人的活动。“星河转”是人的感觉,说明时间在流逝;“帘幕垂”是观察所及,显示出屋子内一片静寂,而睡榻上的人醒着。“天上”和“人间”相对比,一个“动”,一个“静”,显示时间流逝的无情和人处其间的无奈。夜深露重,枕簟生凉,而长夜难眠者和衣而卧,清泪长流。此处不道原委,只写情状,而悲苦之情可见。但情因何而来,却就此打住了,转而去写别的事。长夜难眠,悲情满怀,人也劳乏了,于是起身解衣安睡;虽解衣欲睡,却又百无聊赖,心中突然涌起个无聊的问题“这漫漫长夜到底是怎样的呢”。词人是不愿去寻求答案的,只是心中无聊又无奈的写照。就在此时,目光落在了正要解下的罗衣之上,那上面的图案是以翠羽贴成的莲蓬,以金线嵌绣的莲叶纹。这罗衣应当是人昔年所作、一直伴随在身边的珍爱之物,睹物思情,于长夜无聊之际,不禁唤起悠悠往事。本欲睡而不能睡,本不表而不得不表,暗续了上面词人清泪长流的情景,交代出词人正是为思乡怀旧之情所苦的原由。这正是,旧物虽在,而主人情怀已非。那么,是什么改变了情怀呢?此处没有道明,联系词人的遭际,自然想得明白,正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4818.html

【正宫】小梁州 别情代人作其人姓刘

【正宫】小梁州 别情代人作其人姓刘
朝代:元代 作者:汤舜民 原文: 晚妆楼上醉离觞,月色苍苍。来时何暮去何忙,空惆怅,无计锁鸳鸯。【幺】残云剩雨阳台上,空赢得两袖余香。则恐怕春夜长,东风壮,桃花飘荡,何处觅刘郎? 九日渡江二首  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山容瘦,老树替人愁。【幺】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秋风江上棹孤航,烟水茫茫。白云西...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自从分别之后,不知你已经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凉与愁闷,生出不尽的忧愁!你越走越远,最后竟断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宽阔,鱼儿深深地游在水底,我又能向何处去打听你的消息? 昨夜里大风吹得竹林处处...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朝代:唐代 作者:李璟 原文: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

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注释⑴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