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评析

评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作者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并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具体论断,精辟透彻,发人深省。

  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在写法上,则欲抑而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与人”的结论,显得更加令人信服。

  文章笔力雄健而有气势,表达情见乎辞,篇幅虽然短小,却是一篇搏兔而用全力之作。

  文中所议论的后唐庄宗李存勖是沙陀族人李克用之长子,是五代的风云人物。李克用在临终之前,以三矢付庄宗要他报仇,叮嘱切切。李克用死后,李存勖嗣位,他谨记父亲遗言,讨刘仁恭,伐契丹,灭后梁,建立了后唐政权。但称帝后却沉迷于奢侈享乐的生活,宠信伶人,不问国事。四方藩镇见伶人被宠爱,纷纷贿以财物,谋取私利。而那些正直的臣僚因不肯行贿,为伶人谗言所诬陷,竟无辜被杀。后唐国政于是日趋衰败,动乱接连而生,李存勖本人最终也死在他极为宠信的伶人郭从谦的手中.。欧阳修目睹国家积弱不振的现实和当权者的骄奢淫逸,忧心仲仲,正是出于以古鉴今的考虑。欧阳修在这篇史论中,提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见解,意在为当时的统治者敲响警钟,可谓寄语深长,发人深省。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4861.html

定风波·未问兰因已

定风波·未问兰因已
朝代:清代 作者:况周颐 原文: 未问兰因已惘然,垂杨西北有情天。 水月镜花终幻迹,赢得,半生魂梦与缠绵。 户网游丝浑是罥,被池方锦岂无缘? 为有相思能驻景,消领,逢春惆怅似当年。 作者介绍 况周颐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

送人之松江

送人之松江
朝代:宋代 作者:俞桂 原文: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 参考翻译 译文 西风吹吹袭树木的声音从船的窗口传来,满满的酒浇不尽送别亲人后的思愁。记得这分手的时候,傍晚的烟雾如细雨纷纷从松江面飘过。...

水龙吟(重过旧隐)

水龙吟(重过旧隐)
朝代:宋代 作者:蔡伸 原文: 画桥流水桃溪路,别是壶中佳致。南楼夜月,东窗疏雨,金莲共醉。人静回廊,并肩携手,玉芝香里。念紫箫声断,巫阳梦觉,人何在、花空委。 寂寞危栏触倚。望仙乡、水云无际。芸房花院,重来空锁,苍苔满地。物是人非,小池依旧,彩鸳双戏。念当时风月,如今怀抱,有盈襟泪。 作者介绍 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

转应曲·边草

转应曲·边草
朝代:唐代 作者:戴叔伦 原文: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相关赏析 鉴赏 盛唐、中唐时代,北部、西北部边疆与异族的战争接连不断,边塞生活、边兵情怀就成为诗词中的常见题材。这首边塞词就抒写了久戍边陲的士兵冬夜对月思乡望归的心情。开头三句以边草起兴,感叹长期在边关征战的兵士的命运如同边草。边草就是边地的白草,据《汉书·西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