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乡思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落日黄昏,百鸟归巢,群鸦返林,远在异乡的游子,触景生情,难免生发乡思之愁。这首所表现的,正是游子在落日黄昏时所滋生的浓郁乡思。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人们常说落日处是天涯,可“我”望尽天涯,落日可见,故乡却不可见,故乡远在天涯之外。诗人极力写出故乡的遥远。诗人对空间距离这一异乎常人的感受,虽出乎常理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诗的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第三句承上启下,既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渡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惆怅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地收缩,色彩由明而暗地变化,乡思愈来愈浓,以至浓得化不开。

  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两种写法:一是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是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这首诗属于第一种写法。诗人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即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真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4879.html

后宫词

后宫词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泪水湿透了罗巾无法入睡好梦难成,深夜时分听到前殿传来按着节拍唱歌的声音。红颜尚未老去已经失去了君王的恩宠,斜靠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韵译泪水湿透罗巾,好梦却难做成;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红颜尚未衰减,恩宠却已断绝;她独倚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注释1,宫...

醉思凡

醉思凡
朝代:宋代 作者:孙惟信 原文: 吹箫跨鸾。香销夜阑。杏花楼上春残。绣罗衾半闲。 衣宽带宽。千山万山。断肠十二阑干。更斜阳暮寒。 作者介绍 孙惟信 孙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开封(今属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岁。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苏、杭最久。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

凭栏人·春日怀古

凭栏人·春日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赵善庆 原文: 铜雀台空锁暮云,金谷园荒成路尘。转头千载春,断肠几辈人。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铜雀台”句:言铜雀台已经荒废。铜雀台:在今河北省的漳县,曹操所建。《三国志·魏武帝纪》:“建安十五年冬,作铜雀台。”②金谷园:故址在今洛阳市西,晋石崇所建。石崇以豪富著称,经常在金谷园中招待宾客。...

括一丛花

括一丛花
朝代:宋代 作者:林正大 原文: 知章骑马似乘船。落井眼花圆。汝阳三斗朝天去,左丞相、鲸吸长川。潇酒宗之,皎如玉树,举盏望青天。长齐苏晋爱逃禅、李白富诗篇。三杯草圣传张旭,更焦遂、五斗惊筵。一笑相逢,衔杯乐圣,同是饮中仙。王逸少兰亭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