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五首·其二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两首是作者七十三岁时在山阴所作。他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渭南文集》卷十五《澹斋居士诗序》)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陆游经常在作品中抒发出浓勃深沉的积愤。这两首所抒发的,“就是塞上长城空自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

  前一首抒发自己的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愤懑。“泽中”,指诗人居住之地镜湖。其时,诗人年迈力衰,远离朝廷。他想到,光阴既不待我,衷肠亦无处可诉,只好凭天地来鉴察自己的一片孤忠。紧接着,诗人抚今追昔,想起了古人。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安史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吞舌,不屈而死。我的耿耿孤忠,不减他们二人,有天地可鉴。此联补足上联之意。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所在之地。首二联情绪激昂,一气直下。这一联则描写细腻,对偶精工,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最后一联一吐胸臆,直点主题,语气激昂,情绪悲壮,表现了“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诗语)的英雄本色。

  在第二首中,诗人的愤慨和前一首有所不同。虽然这一首似乎是承接着上一首最后两句,诗人不得不发出无可奈何的叹谓。这一篇的首联和上篇“壮心未与年俱老”句,意思一脉相承,是说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但是年华虽逝,而自己的壮心依然炽热,不减当年。第二联承上:自己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是,悲愤存胸,宝剑在握,寒光闪烁,还是想拼一拼的。于是想起了当年之事。那时,他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远戍的博(在今四川璠番东南。这里泛指川、陕),鏖战皋兰(县名,在今甘肃兰州北)。然而,时光流逝,那自古以来的关河无穷之事(指征战疆场,澄清山河),在我身上终于无法实现。当年是壮志凌云,岂料到今日成了一个袖手旁观之人。其心情之悲痛苍凉,溢于字里行间。这便是后二联的意境。

  陆游的这两首《书愤》诗,笔力雄浑,气壮山河,充分得显示了他诗歌风格特征的一个主要情意,更是陆游整个创作中的精华所在。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4985.html

度大庾岭·雄关直上岭

度大庾岭·雄关直上岭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原文: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

送姬仲实隐士北还

送姬仲实隐士北还
朝代:元代 作者:王恽 原文: 纷纷末术例从谀,邂逅淇南论有馀。 贾传自怜多感慨,东门何意泥孤虚。 雨连宾馆留三宿,天遣幽怀为一抒。 觉我胸中闻未有,九峰新说历家书。 很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 相关翻译 注释 原诗注:“九峰一作一篇。”末术:不能治本的法术。从谀:zòngyú,亦作"从臾"。奉承。从,通"怂"。东门:复姓。与上句“贾传”均当指人。泥:拘泥、局限。孤虚:古代方术用语。即计日时,以十天干顺...

醉落魄·咏鹰

醉落魄·咏鹰
朝代:清代 作者:陈维崧 原文: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昏。 此际偏思汝。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几座山峦像墙般低矮,鹰在广阔平原上秋风迅猛急速地掠过大地。天空澄清静谧古今不变。醉酣敞开貂裘,约略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的事情。男儿的空有一身武功绝技来和谁一争高下呢?年老了仍然意气...

松
朝代:唐代 作者:李山甫 原文: 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傍他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平生相爱应相识,谁道修篁胜此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