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评价

评价

作者:佚名

  苏询的《六国论》,不属于写的自由潇洒或错综起边的类型,而是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规范性的作品,体现了议论文论证严谨的特点。因为头绪清楚,变化较少,通过提要钩玄,逐段逐层梳理归纳,很容易搞清楚文章脉络和主要思想内容,在文章结构上便于学习。

  但另一方面,苏洵的《六国论》把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赂秦”,尽管文章在论证上、语气上给人势如破竹的感觉,但今天看来显然失之偏颇。因为从本质上讲,六国灭亡是由于不思改革进取,不采取富国强兵之策,从而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被历史所淘汰。当然也有战略、策略(包括“赂秦”)等方面的种种具体原因。单从某种视角看到了某些事实,便以为抓住了事物的全部,这是人类很容易陷入的误区。

1、 节选自《应用写作》2006年第5期《事实论证——雄辩与僭越》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5160.html

【双调】得胜令_一见话相投

【双调】得胜令_一见话相投
朝代:元代 作者:景元启 原文: 一见话相投,半醉捧金瓯。眼角传心事,眉尖锁旧愁。绸缪,暗约些儿后。羞羞,羞得来不待羞。  力困下秋千,缓步趿金莲。笑与情郎道,扶归曲槛边。俄然,欲语声娇颤。旋旋,旋得来不待旋。  一捻楚宫腰,体态更妖娆。百媚将人,佯羞整凤翘。堪描,脸儿上扑堆著俏。娇娇,娇得来不待娇。  明月转回廊,花影上纱窗。暗约湖山侧,低低问粉郎。端详,怕有人...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朝代:宋代 作者:姜夔 原文: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稿细细激流冰。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应是不眠非守岁,小客春意入灯花。 三生定自陆天随,又向顺松作客归。已拚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片衣。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百年草草都寒夜,自琢春词剪烛看。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

【双调】新水令_代马诉冤世

【双调】新水令_代马诉冤世
朝代:元代 作者:刘时中 原文: 代马诉冤 世无伯乐怨他谁?干送了挽盐车骐骥。空怀伏枥心,徒负化龙威。索甚伤悲,用之行舍之弃。 【驻马听】玉鬣银蹄,再谁想三月襄阳绿草齐。雕鞍金辔,再谁收一鞭行色夕阳低。花间不听紫骝嘶,帐前空叹乌骓逝。命乖我自知,眼见的千金骏骨无人贵。 【雁儿落】谁知我汗血功?谁想我垂僵义?谁怜我千里才?谁识我千钧力? 【得胜令】谁念我当日跳檀溪,救先...

【双调】清江引 苕溪

【双调】清江引 苕溪
朝代:元代 作者:徐再思 原文: 驼风两桥分燕尾,人物风流地。白云四面山,明月双溪水,身在董元图画里。 盘龙寺 山僧定回月半吐,叱咤神龙处。空廊旧爪痕,古殿新盘路,卷起讲华台下雨。 春夜 云间玉箫三四声,人倚阑干听。风生翡翠棂,露滴梧桐井,明月半帘花弄影。 私欢 梧酮画阑明月斜,酒散笙歌歇。梅香走将来,耳畔低低说:后堂中正夫人沉 醉也。 笑靥儿 东风不知何处来?吹动胭脂色。旋成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