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听雨意境

意境

作者:佚名

  原作中前两个听雨的场景是同一个人(作者)的一种回忆。红烛昏罗帐,其中“昏”一词很好地展现了一种迷离的感觉,一种隐约的氛围,像是回忆之感。断雁叫西风的感觉也是宏大的场景,有着浓郁的个人忧伤色彩。但是最后的僧庐听雨中,完全是一种现实的描绘。“而今”一词很好的说明了现状——一种由回忆拉回现实的感受,增加了对岁月的感悟!

  少年时:不识愁滋味;中年时:颠沛流离的悲凉沧桑;老年时:历尽离乱后的憔悴枯槁一生的悲欢离合谁也说不清,听那窗前的秋雨一无所动,任它滴滴答答直到天明。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5501.html

杂曲歌辞。行路难

杂曲歌辞。行路难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原文: 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万万长条拂地垂。 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见。艳彩朝含四宝宫, 香风吹入朝云殿。汉家宫女春未阑,爱此芳香朝暮看。 看去看来心不忘,攀折将安镜台上。双双素手剪不成, 两两红妆笑相向。建章昨夜起春风,一花飞落长信宫。 长信丽人见花泣,忆此珍树何嗟及。我昔初在昭阳时, 朝折暮折登玉墀。只言岁岁长相对,不寤今朝遥相思。 作者介绍 崔颢 ...

采桑子·彭浪矶

采桑子·彭浪矶
朝代:宋代 作者:朱敦儒 原文: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相关翻译 注释 ⑴彭浪矶:在江西省彭泽县长江南岸。⑵扁舟:小舟。⑶汀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中原故土的词,题为“彭浪矶”,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全词上片着重抒情,而情中带景...

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

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朝代:宋代 作者:张元干 原文: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相关翻译 译赏 我辈梦魂经常萦绕着未光复的祖国中原之路。在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