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时敏之京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⑴这首选自《弘治宁夏新志》(《嘉靖宁夏新志》亦收录此诗)。此诗是作者送王时敏到京师时写的赠别诗。王时敏,不详。
⑵祖饯: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因称设宴送行为“祖饯”,即饯行。河:指黄河。
⑶衷素:内心的真情。素,通“愫”。
⑷河畔草:《嘉靖宁夏新志》作“河畔柳”。
⑸嘉麦:生长得特别好的麦子。墟:土丘。
⑹子:古代对男子的通称,用作表敬意的对称词。京国:京都。
⑺结驷:用四匹马并辔驾一车。通衢:四通八达之道。
⑻冠盖:指仕宦的官服和车盖,也用作仕宦的代称。欻:忽然的意思。
⑼连璧:两璧并连,常以喻并美的事物或人。粲:鲜艳。琼裾:裾,似应作“琚”,琼琚,华美的佩玉。
⑽抡材:选择木材。后借指选拔人才。射策:汉代取士有对策、射策之制。射策由主试者出试题,写在简策上,分甲乙科,列置案上,应试者随意取答,主试者按题目难易和所答内容而定优劣。上者为甲,次者为乙。射,投射之意。
⑾陈纲:陈述治国方略(此解释不一定正确,求证博友)。晏如:安然。
⑿凫舄令:传说东汉时叶县令王乔尝化两舄(鞋子)为双凫,乘之至京师。凫,野鸭。旧因用为地方官故实。
⒀居诸:《诗?邶风?日月》:“日居月诸。”居、诸,本是语助词,后借指光阴。
⒁葵藿:葵和豆的花叶倾向太阳,故古人每用为下对上表示忠诚渴慕之辞。藿,豆叶。《广雅?释草》:“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
⒂努躬:意谓努力亲身去做。令德:美德。
⒃世泽:祖先的恩惠。乡闾:即乡里。
⒄言睇:一边说话,一边斜视,流盼。贺兰巅:贺兰山山顶。
⒅“击筑”句:用典。战国燕太子丹遣荆轲入秦刺秦王,送之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涕泣。后用为慷慨悲歌之意。筑,古乐器,似筝,击之以和歌。
⒆踟蹰:徘徊不进。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5924.html

塞下曲六首·其一

塞下曲六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相关翻译 译文 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看不见雪花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靠着马鞍入眠,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相关赏析 鉴赏 《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朝代:宋代 作者:杨炎正 原文: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相关赏析 赏析 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统治者推行不抵抗政策,他的卓越才能、远大抱负无从施展。这首词通过对自家...

望阙台

望阙台
朝代:明代 作者:戚继光 原文: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相关赏析 赏析 《望阙台》是明代著名抗倭英雄戚继光所做。该诗概括了诗人在苍茫海域内东征西讨的战斗生活,暗寓抗倭斗争的艰难困苦。因有感于曾一起抗倭的汪道昆被弹劾罢官,来形容自己像远离京师孤立无援的臣子,远望皇帝居住的地方,作者仍盼抗倭斗争能得到朝廷的充分支持,既表达了对祖国的赤诚,自...

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朝代:清代 作者:顾彩 原文: 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 一叶落,数声角,断羁魂,明日试看衣袂有啼痕。 相关翻译 注释 袂:衣袖。... 相关赏析 评解 这首小词抒写秋夜相思。梧桐夜雨,秋风落叶,数声画角,欲断羁魂。结句“明日试看衣袂有啼痕”,宛转含蓄地透露了相思之情。全词缠绵婉曲,清雅自然。... 作者介绍 顾彩 顾彩(1650~1718)清戏曲作家。字天石,号补斋、湘槎,别号梦鹤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