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插脚红尘已是颠。更求平地上青天。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沽酒市,采菱船。醉听风雨拥蓑眠。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赏析
作者:佚名
人为追蹑高人的足迹,秋夜行船桐江之上,途经桐庐严陵山西的七里滩,想起了东汉高士严光来,当年他农耕垂钓于此,拒不接受汉光武帝刘秀的邀请出仕官场。尽管刘秀少年时与严光是同学,严光也还是不看皇帝与同学的情面而坚持他自己的立场。这一动机交待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故后面的内容都与隐逸孤寂相连。为表现作者的清雅孤逸,又要道出这秀丽景色的难以忘怀,不牵出严光来是不能成章的。这清寂烟净的江林,这白云深卧的山谷也才真正配得上高蹈出世的严光。故词人接下去便展开对江月夜景的描写,以展现一种超世脱俗的隐逸心态。在隐逸的情调中又回荡起一种遗民之恨的淡淡哀伤。汐社是南宋遗民谢翱避难浙东时组织的诗社,文天祥死后,谢翱曾登桐江的西台,作《朱鸟歌》遥祭。但汐社已然成历史陈迹,那些狂迈不羁的隐逸之士也没有了踪影,这一切使词人变得更加孤独,字里行间渗透着词人的隐痛,过去的逸民尚可聚社吟唱,遥祭心中的英雄,但在词人所处的时间内,连逸民的影子都找不到了,何况是词调。只此一联想,词人的这种孤独感便有了重量,并从个体的孤独汇集到了群体的文化孤寂。一星在水、橹声遥去、寂寂冷萤、岸林藏烟、帆影摇空绿、白云卧深谷的景象描绘,表现出作者别致的构思和准确精到的刻划能力。用象征的手法抒发出蕴蓄胸中良久的深重的孤独感,同时又在观景中通过怀人忆史含蓄地表达出遗民的隐痛,全诗境界幽寂而透伤怨、缓平而藏奇峰、清俊之中含凝重,读之可以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