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邢州道上作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陈维崧少小生长江南,罗绮金粉,本多顽艳格调。至身经家国巨变之后,情怀激荡,于悲壮慷慨的史事最多感触,屡形于言,且铸就了《湖海楼词》的显著特色。

  在“一派酸风卷怒涛”的萧瑟秋日,词人与三河豪侠并辔而行,途经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之地,目睹少年们“皂栎林中醉射雕”的“粗豪”气概,不禁回忆起当年荆轲、高渐离、豫让等悲剧英雄。词人心底的慷慨苍凉随着酸风疾漩而出,与如雪霜锋交相辉映,奏响激扬劲健的旋律,令人数百年以下读之,犹觉其生气虎虎,闪现于字里行间。“忆昨车声寒易水”句是一篇词眼,昔陶潜《咏荆轲》云:“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词人也正是怀着这种“余情”踏过豫让桥的。

  此词与《点绛唇·夜宿临洺驿》同时作,亦伤今吊古之意。但《点绛唇·夜宿临洺驿》以感喟历史风云为纲,多凄楚苍茫;这首词则杂入身世之悲,多豪迈遒壮。二者对读,意味尤厚。

  清人评价这首词的下阕时曾说:“不著议论,自令读者怦怦心动”。作者通过上阕对秋景的描写和少年骑马射雕的英姿描写,引出对三河一带历史人物的追忆。作者对与燕赵相关的几位历史人物——荆轲、高渐离、豫让,都赋予了赞赏之情,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敬仰。作者于漂泊中途径邢州,不由的想起这些慷慨悲歌之士,虽然没有直接议论,但叙述中寄寓了感其遭遇,慕其义烈的感情,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6463.html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 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相关赏析 赏析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共有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这组诗是1074年(熙宁七年)八、九月间,苏轼将离杭州通判任时所作。是年,苏轼三十九岁。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时任齐州掌书记,在济南。《咸淳临安...

流莺

流莺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相关赏析 赏析 张《会笺》系此诗为大中三年(849)春长安之作。此诗乃苦闷之词,写自己仕途穷困,漂泊无定所,怀才不遇知音,心意无人理解。全诗咏物抒情,借流莺自喻,寄托身世之感。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云:"此作者自伤漂荡,...

田上

田上
朝代:唐代 作者:崔道融 原文: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雨下得太大了,连高处的田地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水。农夫披着草衣半夜就去耕地了。人和牛累得筋疲力尽,可是东方的天竟还没有亮。 注释⑴雨足:雨十分大,充足。白:白茫茫。⑵披蓑:披着草衣。⑶俱:都。⑷殊:犹,还。... 相关赏析 鉴赏 此诗写农民天还没有亮便冒雨耕田写出了人们从事劳作的艰辛...

【仙吕】点绛唇

【仙吕】点绛唇
朝代:元代 作者:白朴 原文: 金凤钗分,玉京人去,秋潇洒。晚来闲暇,针线收拾罢。 【幺篇】独倚危楼,十二珠帘挂,风箫飒。雨晴云乍,极目山如画。 【混江龙】断人肠处,天边残照水边霞。枯荷宿鹭,远树栖鸦。败叶纷纷拥砌石,修竹珊珊扫窗纱。黄昏近,愁生砧杵,怨入琵琶。 【穿窗月】忆疏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冤他。吟鞭袅青骢马,莫吃秦楼酒,谢家茶,不思量执手临歧话。 【寄生草】凭阑久,归绣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