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邢州道上作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陈维崧少小生长江南,罗绮金粉,本多顽艳格调。至身经家国巨变之后,情怀激荡,于悲壮慷慨的史事最多感触,屡形于言,且铸就了《湖海楼词》的显著特色。

  在“一派酸风卷怒涛”的萧瑟秋日,词人与三河豪侠并辔而行,途经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之地,目睹少年们“皂栎林中醉射雕”的“粗豪”气概,不禁回忆起当年荆轲、高渐离、豫让等悲剧英雄。词人心底的慷慨苍凉随着酸风疾漩而出,与如雪霜锋交相辉映,奏响激扬劲健的旋律,令人数百年以下读之,犹觉其生气虎虎,闪现于字里行间。“忆昨车声寒易水”句是一篇词眼,昔陶潜《咏荆轲》云:“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词人也正是怀着这种“余情”踏过豫让桥的。

  此词与《点绛唇·夜宿临洺驿》同时作,亦伤今吊古之意。但《点绛唇·夜宿临洺驿》以感喟历史风云为纲,多凄楚苍茫;这首词则杂入身世之悲,多豪迈遒壮。二者对读,意味尤厚。

  清人评价这首词的下阕时曾说:“不著议论,自令读者怦怦心动”。作者通过上阕对秋景的描写和少年骑马射雕的英姿描写,引出对三河一带历史人物的追忆。作者对与燕赵相关的几位历史人物——荆轲、高渐离、豫让,都赋予了赞赏之情,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敬仰。作者于漂泊中途径邢州,不由的想起这些慷慨悲歌之士,虽然没有直接议论,但叙述中寄寓了感其遭遇,慕其义烈的感情,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6463.html

精卫·万事有不平

精卫·万事有不平
朝代:清代 作者:顾炎武 原文: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待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彩云飞逝,碧霞漫天,心中惆怅有人知道多少。看不见合欢花,只能独自依在相思树旁。与伊人道别的场景历历在目,内心的情感也说不清楚。心甘情愿地到深夜,去数尽那绵长的相思雨。注释①生查(zhā)子:唐教坊曲名。调见《尊前集》。仄韵,双...

水龙吟·西湖怀古

水龙吟·西湖怀古
朝代:宋代 作者:陈德武 原文: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 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 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词作。词人笔触徘徊在怀古与伤今之间,徜徉在幻想...

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朝代:元代 作者:王恽 原文: 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 秋风倦客,一杯情话,为君倾倒。 回首燕山,月明庭树,两枝乌绕。 正情驰魏阙,空书怪事,心胆堕,伤殷浩。 祸福无端倚伏,问古今、几人明了。 沧浪渔父,归来惊笑,灵均枯槁。 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 恨黄尘障尺,西山远目,送斜阳鸟。 相关翻译 注释 西夏:朝代名。1038年,党项族领袖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