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讲解

讲解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咏雪词,是作者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时所作。(张草纫《纳兰词笺注》将此篇系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刘德鸿《纳兰性德“觇梭龙”新解》则以为作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说皆可资参考)纳兰出身于富贵之家,作为贵介公子、皇帝的近臣,应该说其作品当是不乏富贵气的,但从这词来看,是与其身份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他借咏雪花而咏怀,抒发了不慕人世间荣华富贵,厌弃仕宦生涯的心情。这种逆反心理是纳兰突出的性格特征,也是纳兰词里多有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词的上片起二句说处于“冷处”的雪花是令人赏爱的,接二句又说它之所以可爱是由于高洁的品格,由于它不是那些争妍斗艳的牡丹、芍药一类的“富贵花”。下片前二句是说此花于天涯飘泊,很少有人怜惜,大有知音难觅的孤寂之感。结句出以景语,用大漠中,寒月下,悲笳声里的恶劣环境,进一步增加了凄凉冷寞的氛围。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6796.html

喜韩少府见访

喜韩少府见访
朝代:唐代 作者:胡令能 原文: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突然听到梅福前来造访(寒舍),(我)笑着穿上荷衣走出草堂,村里的小孩很少见过官员的车马(那浩荡的气势),都慌忙跑到芦苇荡的深处躲藏。注释⑴忽闻:突然听到。⑵来相访:来拜访。⑶着:动词,穿。⑷不惯:不习惯。... 相关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写迎接访者时心情的七绝,...

醉落魄·咏鹰

醉落魄·咏鹰
朝代:清代 作者:陈维崧 原文: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昏。 此际偏思汝。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几座山峦像墙般低矮,鹰在广阔平原上秋风迅猛急速地掠过大地。天空澄清静谧古今不变。醉酣敞开貂裘,约略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的事情。男儿的空有一身武功绝技来和谁一争高下呢?年老了仍然意气...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原文: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相关赏析 赏析 此词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醺的情状。全词婉转有致,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墨重彩的油画。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 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古时富贵人家,严冬时把冰块收藏在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气。一“...

【中吕】满庭芳_春暮韶光几

【中吕】满庭芳_春暮韶光几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春暮 韶光几分,红飘恨雨,绿染愁云。粉痕吹上何郎鬓,买不住东村。梨花下香风玉樽,松株外落日金盆。消磨尽寻芳故人,莺燕自争春。 题小小蓬莱 兰花旋买,灵芝未采,藕叶初裁。壶中天地春常在,画苑琴台。望弱水涌茫茫大海,号幽居日小小蓬莱。柴门外,虽无俗客,童子且休开。 樊氏素云 樱桃口脂,提导雅号,索我新词。梨花梦里同心事,雪比芳姿。迎皓月玲珑玉枝,结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