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整体把握

整体把握

作者:佚名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这同时也是本文画龙点睛之语。“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眼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仅用32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象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象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象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象成树林,把虫蚊想象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象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象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象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庞然大物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虫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作者用“物外之趣”一语来统摄以上二事,意在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6896.html

【中吕】粉蝶儿_丫髻环条,

【中吕】粉蝶儿_丫髻环条,
朝代:元代 作者:邓玉宾 原文: 丫髻环条,急流中弃官修道,鹿皮囊草履麻袍。翠岩前,青松下,把个茅庵儿围抱。除了猿鹤,等闲间世无人到。  【醉春风】直睡到日齐高,白云无意扫,一盂白粥半瓢齑,饱,饱,饱。检个仙方,弄般仙草,试些丹灶。  【迎仙客】看时节寻道友,伴渔樵。从这尧舜禹汤周灭了,汉三分,晋六朝,五代相交。都则是一话间闲谈笑。  【石榴花】想这荔枝金带紫罗袍...

【南吕】一枝花 离闷

【南吕】一枝花 离闷
朝代:元代 作者:贯云石 原文: 柳垂翡翠条,花落胭脂瓣。绿窗绒缕淡,粉脸泪珠弹,洒竹成斑。宝钏松冰 腕,蛾眉淡远山。常言道好事多悭,陡恁的千难万难。 【梁州】卜龟卦铜腥玉笋,盼鸿书目断云山。别离情绪谁曾惯!这些时银筝 懒按,锦瑟慵弹,玉箫倦品,宝鉴羞观。病恹恹瘦损容颜,闷昏昏多少愁烦。 花钿坠懒贴香腮,衫袖湿镇淹泪眼,玉簪斜倦整云鬟。近间,坐间。用工夫 修下封鸳鸯缄,无处倩鱼雁。...

柳枝词

柳枝词
朝代:宋代 作者:郑文宝 原文: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相关翻译 译文 一艘艘画船系着杨柳树枝停靠在岸边,岸边的杨柳树随风摇摆。诗人看着岸上的行人在附近的酒家饮酒送别还没喝到一半,船家却已经载着朋友起锚远走了。不管烟波浩渺,也不管雨打风吹,无情的画船带着行人离去了,将越走越远,满载着离恨去遥远的江南。... 相关赏析 赏析 郑文宝的《柳枝词...

杂剧·庞居士误放来生债

杂剧·庞居士误放来生债
朝代:元代 作者:刘君锡 原文: 楔子 (冲末扮李孝先上,诗云)心头一点痛,起坐要人扶。况是家贫窘,门前闻索逋。小生姓李,双名孝先,祖居襄阳人氏。自幼父母双亡,习儒不遂,去而为贾。只因本钱欠少,问本处庞居士借了两个银子做买卖,不幸本利双折,无钱还他。小生前者往县衙门首经过,见衙门里面绷扒吊拷,追征十数余人。小生向前问其缘故,那公吏人道是欠少那财主钱物的人,无的还他,因此上拷打追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