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大路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此篇主旨很难坐实,《毛序》谓“思君子也”,此君子泛指有治国才能的贤人;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则指实为“周公卿欲留郑庄公也”。朱熹《诗集传》斥此为“淫妇”诗,他说:“淫妇为人所弃,故于其去也,揽其祛而留之曰:子无恶我不留,故旧不可以遽绝也。”戴君恩《读诗臆评》以为是妻子送别丈夫之诗。姚际恒《诗经通论》又说是“故旧于道左(旁)言情,相和之辞”。今人多主“弃妇”说,当是从朱熹说引出。考各家说法,对照原诗,似乎都有些道理,然而又不完全贴切,相比之下,郝懿行《诗问》“留夫”一说稍近诗意,他说:“民间夫妇反目,夫怒欲去,妇惧而挽之。”兹姑从之但不指实为夫妇。

  此篇无首无尾,诗人只是选择男子离家出走,女子拽着男子衣袖,拉紧他的手,苦苦哀求他留下的一个小镜头,以第二人称呼告的语气反覆哭诉。全诗只有两章八句,既没有点明男子离家出走的原因,也没有交代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然而诗人描绘的这幅平常而习见的画面,却是活灵活现的,给人留下的印象难以磨灭。读者读着读着,仿佛在眼底浮现出一对男女在大路上追逐,女的追上男的,在路边拉扯纠缠的生动情景,在耳际还似乎传来女子悲怆的哭诉声,她呼唤着男子,不断重复地说着:“不要嫌恶丢弃我!”“多年相爱不能说断就断!”除此,她已经没有别的话要说,仿佛自己的一切辛酸、痛苦、挣扎、希望都凝聚在这两句话中了。她多么渴望在自己的哀求下,他能回心转意,两人重归于好,相亲相爱过日子。这是女主人公唯一祈求,也是好心读者的共同心愿。但是,诗至此却戛然而止,不了了之,留下了一大片画面空白,容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审美情趣去创造,去丰富,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设想,绘出不同结果的精彩画面。所以此诗这幅片断性的画面尽管是一目了然的,但却是极具有包孕性的。清陈震《读诗识小录》评曰:“上二句有风萧水寒之气,下二句见倾心吐胆之情,音曼而悲,此《离骚》之开山也。”牛运震《诗志》评曰:“恩怨缠绵,意态中千回百折”,“相送还成泣,只三四语抵过江淹一篇《别赋》”,都对其艺术特色评价很高。

  原诗纯为赋体,二章四句,每句皆押韵。第二章首句“路”,王引之《经义述闻》说:“当作道,与手、魗、好为韵,凡《诗》次章全变首章之韵,则第一句先变韵。”译文从其说,作四句押韵处理,正文则不改。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7452.html

【仙吕】一半儿_别时容易见

【仙吕】一半儿_别时容易见
朝代:元代 作者:宋方壶 原文: 别时容易见时难,玉减香消衣带宽。夜深绣户犹未拴,待他还,一半儿微开 一半儿关。 作者介绍 宋方壶 宋方壶,生卒年不详,名子正,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曾筑室于华亭莺湖,名之曰“方壶”,遂以为号。约生活在元末明初。工散曲,有的写入明之后。现存套数五套、小令13首。...

鹤冲天·清明天气

鹤冲天·清明天气
朝代:宋代 作者:杜安世 原文: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参考赏析 鉴赏 这首词是北宋前期词人杜安世的作品,词风与柳永相近,长铺叙,少粉饰,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 上片重点铺叙居住的环境和时序景...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胡虏潜京县,官军拥贼壕。鼎鱼犹假息,穴蚁欲何逃。 帐殿罗玄冕,辕门照白袍。秦山当警跸,汉苑入旌旄。 路失羊肠险,云横雉尾高。五原空壁垒,八水散风涛。 今日看天意,游魂贷尔曹。乞降那更得,尚诈莫徒劳。 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韬。前军苏武节,左将吕虔刀。 兵气回飞鸟,威声没巨鳌。戈鋋开雪色,弓矢尚秋毫。 天步艰方尽,时和运更遭。谁云遗毒螫,已是沃腥臊。 睿想...

杂剧·马丹阳度脱刘行首

杂剧·马丹阳度脱刘行首
朝代:元代 作者:杨景贤 原文: 第一折 (正末扮王重阳上,云)贫道姓王名嘉,道号重阳真人。未成道时,在登州甘河镇上开着座酒店,人则唤我做王三舍。有正阳祖师纯阳真人,他化作二道人,披着毡来俺店中饮酒。贫道幼年慕道,不要他的酒钱。似此三年,道心不退。忽一日他道:"俺去也,王三舍,与你回席咱。"贫道言称:"师父那得酒钱来?"他就身边解下瓢来,取甘河水化作仙酒,其味甚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