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耜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犁头入土真锋利,
先到南面去耕地。
百谷种子播田头,
粒粒孕育富生机。
有人送饭来看你,
挑着方筐和圆篓,
里面装的是黍米。
头戴手编草斗笠,
手持锄头来翻土,
除草田畦得清理。
野草腐烂作肥料,
庄稼生长真茂密。
挥镰收割响声齐,
打下谷子高堆起。
看那高处似城墙,
看那两旁似梳齿,
粮仓成百开不闭。
各个粮仓都装满,
妇女儿童心神怡。
杀头黑唇大黄牛,
弯弯双角真美丽。
不断祭祀后续前,
继承古人的礼仪。

注释
⑴畟(cè)畟:形容耒耜(古代一种像犁的农具)的锋刃快速人士的样子。
⑵俶(chù):开始。载:“菑(zī)”的假借。载是“哉声”字,菑是“甾声”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菑,初耕一年的土地。南亩:古时将东西向的耕地叫东亩,南北向的叫南亩。
⑶实:百谷的种子。函:含,指种子播下之后孕育发芽。斯:乃。
⑷瞻:马瑞辰《毛传笺通释》认为当读同“赡给之赡”。瞻、赡都是“詹声”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女:读同“汝”,指耕地者。
⑸筐:方筐。筥(jǔ):圆筐。
⑹饟(xiǎng):此指所送的饭食。
⑺纠:指用草绳编织而成。
⑻镈(bó):古代锄田去草的农具。赵:锋利好使。
⑼薅(hāo):去掉田中杂草。荼蓼:两种野草名。
⑽止:语助词。
⑾挃(zhì)挃:形容收割庄稼的磨擦声。
⑿栗栗:形容收割的庄稼堆积之多。
⒀崇:高。墉(yōng):高高的城墙。
⒁比:排列,此言其广度。栉(zhì):梳子。
⒂百室:指众多的粮仓。
⒃犉(rǔn):黄毛黑唇的牛。
⒄捄(qíu):形容牛角很长。
⒅姒(sì):通“嗣”,继续。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7495.html

满江红(送王实之)

满江红(送王实之)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原文: 天壤王郎,数人物、方今第一。谈笑里、风霆惊座,云烟生笔。落落元龙湖海气,琅琅董相天人策。问如何、十载尚青衫,诸缑客。 易爱底,些官职。难保底,些名节。拟闭门投辖,剧谈三日。畴昔评君天下宝,当为天下苍生惜。向临分、慷慨出商声,摧金石。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相关翻译 注释 ①凉州:今甘肃武威。唐朝河西节度府所在地。②判官:唐代节度使、观察使下的属官。③馆:客舍。④解:懂得,明白。⑤花门楼:应为凉州馆舍的楼房。......

摘星楼九日登临

摘星楼九日登临
朝代:明代 作者:姜塘 原文: 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 满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 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 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 相关翻译 注释 摘星楼:楼名。传说为商纣王所建,极高峻。又名妲已台。在河南省淇县(朝歌)城西北隅,高十三米,面积为1500米平方米的土台。相传殷纣王在上建一摘星楼而名。所谓摘星楼,言其极高,站在上边能伸手摘下星星。后为纪念...

水调歌头·淮阴作

水调歌头·淮阴作
朝代:宋代 作者:朱敦儒 原文: 当年五陵下,结客占春游。红缨翠带,谈笑跋马水西头。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楚云惊,陇水散,两漂流。如今憔悴,天涯何处可销忧。长揖飞鸿旧月。不知今夕烟水,都照几人愁。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