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兰山寄张五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什么时候你能载酒...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张五名子容,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因登岘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秋登兰山寄张五 | https://gushi.facekun.com/1763.html

乡思

乡思
朝代:宋代 作者:李觏 原文: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人家说日落的地方是天涯 我能看见日落的地方也就是能看到天涯,却看不见我的家 我已怨恨层层群山把我和我的家分隔 可层层的群山还是被无尽的云朵所遮盖注释①落日: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②望极天涯:极目天涯。一、二两句说:人们说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极目天涯还是见不到家...

咏永州

咏永州
朝代:元代 作者:陈孚 原文: 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 回雁峰南三百里,捕蛇说里数千家。 澄江绕郭闻渔唱,怪石堆庭见吏衙。 昔日愚溪何自苦,永州犹未是天涯。 相关赏析 注释 [1]烧痕:火燎后的痕迹。农夫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作肥料耕种。昏鸦:黄昏时的乌鸦,往往争枝而栖,哀噪不已,使其境倍加萧索凄凉。[2]此句从“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欧阳修《戏答元珍》)一联中点化...

赠内人

赠内人
朝代:唐代 作者:张祜 原文: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唯看宿燕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月光由宫门移到宫树梢,媚眼只看那宿鹭的窝巢。在灯影旁拔下头上玉钗,挑开灯焰救出扑火飞蛾。注释⑴内人:指宫女。因皇宫又称大内,故宫女称内人。⑵禁门:宫门。⑶宿鹭:指双栖之鸳鸯。⑷红焰:指灯芯。... 相关赏析 鉴赏 唐代选入宫中宜春院的歌舞妓称“内人”。她们一入深宫内院...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原文: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 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 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 莫为姬姜厌憔悴,把酒论文话偏长。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其一江边的几树梅花真是令人惆怅,我拄着藜杖在树下徘徊,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