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工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喂,喂,群臣百官,
你们勤谨地从事公务。
王赐给你们成法,
你们要商量研究调度。
喂,喂,田官,
正是暮春时节,
还有什么事要筹画?
该考虑怎样整治新田畲田了。
啊,多茂盛的麦子,
看来将要获得好收成。
光明伟大的上帝,
终于赐给丰年。
命令我的农人们,
收藏好你们的锹和锄,
我要去视察开镰收割。

注释
⑴嗟:发语语气词,嗟嗟,重言以加重语气。臣工:群臣百官。 
⑵敬尔:尔敬。尔,第二人称代词;敬,勤谨。在公:为公家工作。 
⑶厘:通“赉(lài)”,赐。成:指成法。 
⑷咨:询问、商量。茹:调度。 
⑸保介:田官。介者界之省,保介者,保护田界之人。一说为农官之副,一说为披甲卫士,不取。 
⑹莫(mù):古“暮”字,莫之春即暮春,是麦将成熟之时。 
⑺又:有。求:需求。 
⑻新畲(yú):耕种二年的田叫新,耕种三年的田叫畲。 
⑼於(wū):叹词,相当于“啊”。皇:美盛。来牟:麦子。 
⑽厥明:厥,其,指代将熟之麦;明,成,刘瑾《传通释》:“古以年丰谷熟为成。” 
⑾明昭:明明,谓明智而洞察。 
⑿迄用:终于。康年:丰年。 
⒀众人:庶民们,指农人。 
⒁庤(zhì):储备。钱(jiǎn):农具名,掘土用,若后世之锹。鎛(bó):农具名,除草用,若后世之锄。 
⒂奄观:尽观,即视察之意。铚艾(zhì yì):铚,农具名,一种短小的镰刀;艾,“刈”的借字,古代一种芟草的大剪刀。铚、艾二字在这里转作动词,指收割作物。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7702.html

春词二首

春词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常建 原文: 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 日高红妆卧,倚对春光迟。 宁知傍淇水,騕褭黄金羁。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蚕饥,盈盈娇路傍。 相关翻译 注释 题注:《乐府》录第二首,题为《陌上桑》。“倚对春光迟”中的“对”,《英灵》、《品汇》均作“树”;光,《英灵》作“风”。菀菀:wǎnwǎn,茂盛。蒙蒙:原意为雨雪云雾迷茫的样子,此指杂花繁茂。红妆:美...

新凉

新凉
朝代:宋代 作者:徐玑 原文: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相关翻译 译文 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水波微漾,整齐的稻子如刀削一般。清晨的阳光穿过树叶,投影在地上,晨雾在树间缭绕。黄莺也喜欢早晨的清凉时光,在青山的影子里欢快的啼鸣。...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田园小诗,虽无深意,却具恬适、自然的情致。“凉”是一种“心境”,很不好表现,所以,...

重阳席上赋白菊

重阳席上赋白菊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评分: 很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 相关赏析 简析 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三、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

声声慢·寿魏方泉

声声慢·寿魏方泉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原文: 莺团橙径,鲈跃莼波,重来两过中秋。酒市渔乡,西风胜似春柔。宿春去年村墅,看黄云、还委西畴。凤池去,信吴人有分,借与迟留。(橙径 一作:怅径) 应是香山续梦,又凝香追咏,重到苏州。青鬓江山,足成千岁风流。围腰御仙花底,衬月中、金粟香浮。夜宴久,揽秋云、平倚画楼。 参考赏析 鉴赏 “莺团”三句,点魏方泉寿诞在闰八月中。“重来两过中秋”,指这一年是闰八月。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