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阿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曲折丘陵风光好,旋风南来声怒号。和气近人的君子,到此遨游歌载道,大家献兴致高。
  江山如画任你游,悠闲自得且暂休。和气近人的君子,终生辛劳何所求,继承祖业功千秋。
  你的版图和封疆,一望无际遍海内。和气近人的君子,终生辛劳有作为,主祭百神最相配。
  你受天命长又久,福禄安康样样有。和气近人的君子,终生辛劳百年寿,天赐洪福永享受。
  贤才良士辅佐你,品德崇高有权威,匡扶相济功绩伟。和气近人的君子,垂范天下万民随。
  贤臣肃敬志高昂,品德纯洁如圭璋,名声威望传四方。和气近人的君子,天下诸侯好榜样。
  高高青天凤凰飞,百鸟展翅紧相随,凤停树上百鸟陪。周王身边贤士萃,任您驱使献智慧,爱戴天子不敢违。
  青天高高凤凰飞,百鸟纷纷紧相随,直上晴空迎朝晖。周王身边贤士萃,听您命令不辞累,爱护人民行无亏。
  凤凰鸣叫示吉祥,停在那边高山冈。高冈上面生梧桐,面向东方迎朝阳。枝叶茂盛郁苍苍,凤凰和鸣声悠扬。
  迎送贤臣马车备,车子既多又华美。迎送贤臣有好马,奔腾熟练快如飞。贤臣献诗真不少,为答周王唱歌会。

注释
(1)有卷(quán):卷卷。卷,卷曲。阿:大丘陵。
(2)飘风:旋风。
(3)岂弟(kǎi tì):即“恺悌”,和乐平易。
(4)矢:陈,此指发出。
(5)伴奂:据郑玄笺:“伴奂,自纵弛之意也。”则“伴奂”当即“泮涣”,无拘无束之貌。或谓读为“盘桓”,非。
(6)优游:从容自得之貌。
(7)俾:使。尔:指周天子。弥:终,尽。性:同“生”,生命。
(8)似:同“嗣”,继承。酋:同“猷”,谋划。
(9)昄(bǎn)章:版图。
(10)孔:很。
(11)主:主祭。
(12)茀:通“福”。
(13)纯嘏(gǔ):大福。
(14)冯(píng):辅。翼:助。
(15)引:牵挽。
(16)则:标准。
(17)颙(yōng)颙:庄重恭敬。昂(áng)昂:气概轩昂。
(18)圭:古代玉制礼器,长条形,上端尖。璋:也是古代玉制礼器,长条形,上端作斜锐角。
(19)令:美好。闻:声誉。
(20)翙(huì)翙:鸟展翅振动之声。
(21)爰:而。
(22)蔼蔼:众多貌。吉士:贤良之士。
(23)媚:爱戴。
(24)傅:至。
(25)朝阳:指山的东面,因其早上为太阳所照,故称。
(26)菶(běng)菶:草木茂盛貌。
(27)雝(yōng)雝喈(jiē)喈:鸟鸣声。
(28)庶:众。
(29)闲:娴熟。
(30)不多:很多。不,读为“丕”,大。
(31)遂:对。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7774.html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注释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②莫言:不要说。③赚得:骗得。④空喜欢:白白的喜欢。⑤拦:阻拦,阻挡。... 相关赏析...

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朝代:元代 作者:孙华孙 原文: 画船夜泊寒山寺,不信江枫有客愁。 二八蛾眉双凤吹,满天明月按凉州。 作者介绍 孙华孙 孙华孙(?―1358),又名孙华,字元实,号果育老人。传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八二。《大雅集》辑录其诗14首,《元诗选(补遗)》录其诗15首。《全元文》收其文2篇。当时人认为“其所为诗歌,流丽清远,意出天巧,绝类王维、孟浩然”。《列朝诗集•小传》等均以为“永嘉人,侨居华亭”。然...

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原文: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 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五湖水色掩西施。 参考翻译 注释 ⑴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得名。又名“小庭花”“玩丹砂”“怨啼鹃”“浣纱溪”“掩萧斋”“清和风”“换追风”“最多宜”“杨柳陌”“试香罗”“满院春”“广寒枝”“庆双椿”“醉木犀”“锦缠头”“霜菊黄”“频载酒”。此调有平仄两体,...

侍宴咏石榴

侍宴咏石榴
朝代:唐代 作者:孔绍安 原文: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其它植物晚,所以赶不上春天,无法同其它植物竞相开放。注释①移根:移植。②逐:跟随。③汉臣:汉朝的臣子,此处指张骞。④为:由于。⑤不及:赶不上。...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首诗读起来,总有种酸溜溜的感觉。孔绍安...